美中国问题专家认为
克林顿访华意义重大
德武
美国总统克林顿从6月25日至7月3日以国宾身份访问中国。几乎所有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都同意,克林顿访华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说,“克林顿本人是希望利用此次会晤来加强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他并非仅仅是为了签订某个协议,而是要创造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好气氛。”
罗斯甚至认为,即使不发表联合公报,不签署任何重要协议,克林顿访华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而美国重要的智囊机构——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事务副主任易明博士也对记者说:克林顿将把访问中国视为一次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之旅,克林顿亲自去中国看一看,将会有助于形成更为平允和客观的中国观。据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克里斯托弗正在北京就双方导弹互不瞄准对方的谈判作最后的准备并可望签署协议,其象征意义不可小视。
温斯顿·洛德曾是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的特别助理,1971年随基辛格一同飞往中国,完成了秘密的中国之旅。1985年至1989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离任后,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继续直接处理中美关系等事务,直到1997年离任。如今则是一名不拿薪水的美国国务院顾问。在克林顿访华前夕,洛德先生在寓所接受了我的采访。洛德说,“在所有中美系发展过程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中美之间因相互敌视、相互孤立,隔绝了22年之后,两国领导人凭着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使双边关系取得了突破。”他的这席话让我想到一个星期前克林顿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表的对华政策答辩演说。克林顿从七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及战略利益之所在。无论是制止印巴核竞赛、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缓和亚洲金融危机,还是中美联手打击国际犯罪、共同缉毒及在环境保护方面实行合作,中国都是合作的伙伴。孤立中国既得不到盟友的支持,也不会在实践中奏效。克林顿的讲演又一次把发展美中关系置于战略的高度,给美国人上了一堂战略学课。克林顿向公众展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勇气。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只有具有战略眼光才能推进中美关系。
毋庸讳言,克林顿在国内所受到的政治困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对华政策的一些构想。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最近的政治事件使克林顿变得比过去谨慎,在出售敏感技术给中国问题上将难有作为,但是中美两国人民不必太情绪化。”洛德表示,“中美关系毕竟已进入建设性发展阶段”。原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兰普顿也说:“大跃进”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他们看来,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及首脑互访本身比任何事件都重要,只有用平常心对待的中美关系才是正确的。国际关系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江主席为中国的国家利益而去,克林顿为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来。在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里,要实现国家利益至上似乎只能走合作这条路。如果克林顿的中国之行能加深这样的共识那就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