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家企业商标注册的故事发人深思
两个字损失百万元
□文/林新华 阳长珲
湖南省衡阳市一家企业因为两个汉字,直接损失上百万元,并带来间接损失无可估量。
1996年冬天,衡阳市市民傅得财投入300多万元在该市建成了一家食品厂,生产自己多年研制出的专利产品。这种产品是以黑米等为原料制成的米饼、米卷、米糊三种类型、主要原料又是黑米,傅得财便想到“三黑”二个汉字,将该厂取名为衡阳市三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1996年10月20日,该厂向市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获准。傅得财在申请企业名称后,同时决定用“三黑”作为产品的商标名,因为商标名与企业名称的统一有利于广告宣传,且在国内外较有名气的企业,如奔驰、本田、海尔、长虹等,都是这么做的。傅得财又亲自设计了两个有特色的产品商标图案。
1996年11月,傅得财指派公司的副经理携带产品商标名和两款商标图案到衡阳市工商局相关部门申请登记注册。
按照商标注册的有关规定,申请注册商标,应该先进行商标查询,经查询看是否已注册,在一年之内无异议的情况下,这种申请注册被国家工商局批准后,方可有效。而衡阳市三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对此并不知晓,他们以为自己申报后,就万事大吉了。
1997年1月,公司产品开始投放市场。该公司先后投入7万多元,进行媒体广告和户外标语宣传,同时还在衡阳投放10多万元的产品,开展了免费品尝活动,不久在衡阳市就打开了局面。
1997年,该公司先后派人携带产品和各类宣传资料,参加了成都、长沙和郑州的交易会,“三黑”食品引起了许多厂商的关注。全国有10多个省市先后向该公司订货,地区总代理商也寻上门来。
正当衡阳市三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拳脚施展开时,今年3月却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该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名“三黑”早已名花有主了——1995年10月30日,四川省一家县办糕点厂已经申请“三黑”为注册商标。
“三黑”再用就是侵权。衡阳市三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不得不放弃“三黑”,而这种放弃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光是已印制好的商标和包装就价值60多万元,这些商标和包装成了一堆废物。此外,广告及免费品尝的投人也白白浪费了。傅得财痛心地告诉笔者:因为“三黑”两字,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另外经过一年多的拼搏,公司和产品树立的知名度,如今都成了白费功夫,这又是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
商标名不能注册,博得财只得另想法子,决定更改企业名称和商标名。而在未正式批下来之时,这家公司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却不得不从3月就开始被迫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