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干部的不了情
曹汉秀
曾有那么二首歌唱道: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未了的情
在塞北榆林公路总段,活跃着那么一群离休志不休乐为家乡献余热的“老革命”。
他,孔令兴,个头不高,满头银发,76岁的人了身子骨还很硬朗。自从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后,他的脚几乎踏遍了吴堡县的每个山丘。1979年由吴堡公路段段长、书记任上离休后,一头扎到老家吴堡县寇家墕乡李家塬村,和乡亲们一道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意欲悠然山中而终古。可是,不曾想这里也并不清静,乡亲们时常为鸡毛蒜皮的家务琐事、为公粮国税、计划生育等等多种多样的是是非非争争吵吵甚至斗殴,而他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评断是非曲直的一杆秤。于是从回乡的第二年起,村里便推举他为村支部副书记,村子里修公路架桥梁、建学堂造梯田等等重大事项一经他倡导便能顺利实施,凡大大小小的矛盾一经他化解便冰消雪化。一晃十八年过来了,他已步入古稀之年了,可村里依然推举他担任村支部委员,他还要继续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现年73岁的离休老干部谢安国,被靖边县城群众称为“二法院”,不少法院难以调解的民事案,一经他调解便能妥善解决。从1979年由靖边公路段党支部书记任离休后,他先后调解民事案26起,都收到较好的效果。去年11月,靖边青阳岔派出所小车在307国道陈家砭不慎肇事碰伤一40岁男人,治疗康复后法院多次调解无效,后经老谢调解妥善解决了争端。前不久靖边县三中一教师骑摩托车碰伤县林业站一干部,两人争执月余对簿公堂相持不下,后经老谢调解和好解决,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当儿女们劝谢老:现在有些理说不清,有些不讲理的人还嘴硬腰杆硬,你何必自寻烦恼?老谢却说:我公正无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开“偏方”,还怕什么?就这把老骨头谁还能把我怎样?
原总段党委副书记郝永清,1993年离休后,当他得知老家——府谷县庙沟门乡郝家沙墕村,解放四十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十多年了,家乡依然路不通电不通,甚至连一所小学都没有,孩子们要每天翻山越岭往返二十多里山路去上学……他禁不住伤心落泪了。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他喃喃道:我一定想法为父老乡亲们改变这种状况。匆匆告别乡亲,他便着手一件件落实。第一,他通过原来在县上一些工作过的老同志,多方疏通投资3万元,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电力部门下乡服务架设线路,于1993年10月给村里拉通了电。第二,1994年,他四处奔波上下左右联系,多方筹资9.1万元,带领上百名父老乡亲两个月苦战,修通8华里山村公路。第三,从1995年开始,他开始筹划修建郝家沙墕村希望小学。几经努力,国家投资无法解决,他便用修路严格管理节余的2万元资金,加上自己和儿子郝万雄共同投资3.8万,于1996年8月建成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可容纳40名学生的郝家沙墕村希望小学。如今家乡路通了,电通了,从小学校传出一阵阵清脆嘹亮的希望之声,他捻捻胡须无比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