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文艺场上的卖古
杨乾坤
文艺场上本来就热闹,有了金钱加码,更会煽得卖风炽烈:卖脸蛋,卖荒凉,卖愚陋,卖无聊……,自然也卖古。卖古无虞,因为古人言行两亡,不会来打名誉官司,也不会要求经济赔偿;卖古也最易,不费大的气力,就可渔名渔利,难怪趋之者若鹜了。
而这一次,昆曲《牡丹亭》却未能卖出,落得个抱恨长咨嗟。原来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每年七月都要举办规模宏大的国际艺术节。今年,西洋人看中了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遂邀上海昆剧团赴美演出,此剧须演二十二小时,将用六个晚上方可演完毕。谁知大洋彼岸正翘首以待,大洋此岸却黯然收场。
据纽约报,《牡丹亭》本是今年艺术节的重头戏,林肯中心为该剧已投资五十多万美元,不能演出使他们损失惨重。
据上海报,因国内专家认为该剧“出轨”太厉害,如剧中人杜丽娘死后的大出殡,从台上演到台下,太张扬;半个小时的倒马桶,令人难以接受;以及将《游园》、《惊梦》改得像个三级片,故尔不主张让其到国外出乖露丑。
筹备了一年有余的《牡丹亭》搬不到美国,兀的不气煞人也么哥!
然而他气归他气,《牡丹亭》这次幸逃险凶,却已够苦涩的了。好端端的一部戏,竟被蹂躏成如此模样,将其介绍给西方,不能不说是自我戕残后再出卖丑陋。艺术节未参加而白痴已出,真令人为我们的艺术而浩叹了。
浩叹中,自然也看见了文艺场上卖的“精萃”——
荆轲刺秦,乃因什么人与秦某公主有恋情;唐伯虎点秋香,也成了格拿打斗的功夫;寇准本属秦人,且未在河东为官,我们的才子硬要将其编派成晋人,还取名“寇老西儿”(山西人善经商,“老西”是南方人对山西商人的戏称,况且宋时并无山西行政区划。);戏说清宫清帝的戏,编选得无聊和讨嫌。在我们的屏幕舞台上,传统戏,尤其是新编的传统戏,舛错谬误者频频出现,,贻笑大方者又有多少?而我们的编导者却是一味地卖卖卖。
故尔传统文化遗产便遭到疯狂性地掠夺。刀笔动处,非惟陡起市声,且见蹄骨狼藉。四大名著被过手了,封神、列国志被拾掇了,历史上可观的人物事件被变钱了。新近又有人打唐宋传奇和“三言二拍”的主意,某出版社居然推出了《名家主笔?古小说新编》丛书,据说这是才子们显身手的所在。因为是名家,自然对古代典章制度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烂熟于心,有倚马可待之才;因为是今之名家,大可睥睨千古,定能将古小说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倘无此等笔参造化之力,谁敢去自命不凡。只是这些才子们的国学底子有多厚,传统文化涵养有多深,笔力可能宛若游龙,装谁像谁?恐怕未必。人们担心,那“新编”的结果,会不会成了不古不今不伦不类的四不象?试看他们所发表的格律诗,所填的词,有几个是懂得格律的,不是可见一斑了么?要王实甫了他们,要吴承恩了他们,总是近乎滑稽。
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原因就在于无知妄改;今人好卖古文化而古文化亡,原因也在手无知妄卖。改与卖,手法不同,而效果则一。以此谬种流传,贻害苍生,怎不教人拍案而起,有专家提出封杀电视剧《水浒传》,便是一征。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
所以文艺场上的卖古,便见了声嘶力竭,便见了赤裸裸,便见了掠夺性,到了极致,那就什么也不顾了,还管什么祖宗牌不祖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