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学艺路也宽
——下岗女工刘水英谈从事美容业的体会
我原在西北医疗设备总厂工作,1988年下岗。刚下岗时我由于自卑和迷茫,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跟一切人断绝了往来,每月靠丈夫和我不足200元的工资维持一家5口人的生计,生活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为了摆脱困境,我硬着头皮,试着拿50元钱到康复路进了点货,找个没有人的地方摆着卖。但是,没人的地方货也就无人问津。我常常是用自行车前面带着两岁的小女儿,后面挂着小百货筐出门摆地摊,见了熟人就像做错了事似的,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原本白胖的小女儿经过风吹日晒,变得又黑又瘦。即如此,一天也挣不到几个钱。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爱人从朋友那里带回些珍珠粉,让我试着到各美容院去推销。我去了几个地方,感觉美容这行业挺适合女同志干。恰好在这时,我在广播中听到台湾纹眉创始人林淑玲女士在西安举办美容院培训班的消息,就立即跑去报了名。人常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已是四十开外的女人了,在培训班里我年龄最大,且长相平平,与那些漂亮姑娘一起学美容,显然条件不如人家。一些熟人担心地对我说:“水英,你做美容这一行年龄大,恐怕不行。”就连任课老师在我们实习时都不让我上手,说:“水英,算了,别下这功夫了”。我想,虽然我年龄大,但精力充沛,又不怕吃苦;虽然我长相平平,但我对美容悟性好,我心细、手快、有耐性,这就是我的优势。有个这样的优势再加上勤学苦练,我就一定能成功。为了证明我还行,我到附近的学院里,用所学的美容手艺为一个班的女学生设计了眉型,修了眉。我跑回学校把老师拉来让她看,老师看后连连称赞说“行,行。”从此,我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为了熟练地掌握纹眉技术,我就在自己的胳膊上反复练习针法。为减少疼痛,我试着将练气功的体会与纹针手法结合起来,摸索出一套运用气功,一气呵成一条线的方法,在运足一口气之后,稳住手臂,一气纹成一只眉毛,顾客只是轻微的有点感觉,一般不肿也不太疼,效果不错。我照着镜子,先给自己纹了眉毛和眼线,朋友们看了都说好。我还买了大量画册,专门观察研究,琢磨如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气质和脸型设计眉型。1993年,我拿出全部积蓄开了个美容美发部。当时,我还不会理发,每天来做美容的人也寥寥无几。因为店小请不来理发师,我每天上午就到别的理发店去看人剪头,有时也亲自操作一下,这样时间一长,我也就大胆地试着给顾客剪头了。这样,我靠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一般的理发技术,再加上我娴熟的纹眉手艺,我的小店生意才有了起色。
1995年,当我得知世界妇女大会将要在北京召开的消息后非常激动,我动了到会上看看的念头。可是怎么去呢?我不是代表能进得了会场吗?步行!我想,艰难的旅行可以磨炼我吃苦耐劳的意志,沿途为广大姐妹纹眉服务又可以提高我的纹眉技术。就这样,我沿途免费给近千个姐妹(也有极少数男士)义务纹了眉毛和眼线。同时我的纹眉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当我的事业有了起色之后,我没有忘记当初创业时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对自己的支持,为了回报他们,同时也为了更多的下岗姐妹能有一技之长,从去年初开始,我又把全部资产和心血都投入在办培训学校上。我丈夫舍弃了30年的汽车专业,大女儿放弃了她到外院进修的机会,全力支持帮助我。由于资金缺乏,样样事必须自己亲自干,有时忙得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晚上一直干到二三点。周围邻居都说:你们真能吃苦,简直是玩命。现在我的学校已经开办了九期培训班,学员有来自北京、新疆、广东的,有五名大专生,在我校毕业之后已走向了深圳、广州。我为一些山区来学习的打工妹免费提供住宿,帮助她们尽快掌握技能。我还与省总工会女工部合作为下岗女职工免费办了三期美容美发学习班,收效很好。到目前经我培训的80%学生都就了业,有20%的自己开了美容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