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三无”和“净土”
□文/袁先梯
据报载,有近万名职工的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厂,早在两年前就全部取消了厂级领导的BP机、大哥大、接送汽车,每天领导同职工一道骑自行车上下班。
全厂6部大哥大,厂级领导因公外出可借用一部,用后归还;办公电话及住宅电话限额使用;小车只用于公事,私事一律封口。但职工遇到丧事,工厂则及时提供方便。
两年来,全厂撤消清理电话、BP机、大哥大80余部,年节约通讯费30余万元。19辆非生产用的小车公开拍卖,年节约费用55万元。上级考核该厂领导班子,征求职工意见,竟无一条反映厂领导不廉洁的,职工争夸工厂为“净土”。
厂领导无BP机、大哥大、无小车接送上下班的“三无”,终于使工厂成为一方“净土”。看来,该厂领导在廉政建设上,做的是真功,下的是实劲,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效,此举不失为廉政建设中的闪光点。领导自觉实行“三无”,使企业出现了民心顺,干劲足,企业兴的崭新面貌。
可是,时至今日,还有少数企业的领导者,在生产不景气、经济效益差,职工情绪不稳定的严峻形势下,仍在无限的扩大BP机、大哥大使用范围,购置豪华小车,用公费安装住宅电话等。这些企业领导者虽拥有BP机、大哥大,进出有豪华小车,姑且称“三有”吧,而职工却怒斥他们是企业的“蛀虫”!产生了干群之间严重的离心离德。这里,奉劝那些不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不顾职工基本利益、无度挥霍国家和集体资财的领导者,不妨学一学山海关桥梁厂的做法,将心思用在企业发展上,从自身做起,不断净化自己周围的环境,将企业变成一块与腐败无缘的“净土”,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引导职工战胜困难,做市场竞争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