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情注教育满园春
宝桥厂党委书记曹连生尊师重教记事
在宝鸡桥梁厂一提起尊师重教的事,职工和家属无不对该厂党委书记曹连生竖起大拇指,从内心深处佩服这位性格耿直、作风严谨、既为企业发展长远谋划、又为学生成才未来打算的好书记。
“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科教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是曹连生常说的一句话。1995年他担任党委书记主管工厂教育工作后,便对工厂的基础教育和职工教育进行全面的筹划。在党委会上,他郑重提出“以抓教育硬件建设为切入点,以引入竞争机制为基准点,以提高师生及职工队伍素质为落脚点,全面加强工厂的科教建设”的思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于是,在他的协调、组织、指导下,制定了工厂《1995——2000年教育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鼓励青年参加自学考试和奖励的决定》。制度上的保证,为行动上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一是保证了工厂教育经费每年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比例拨付,并投资30万元设立工厂教育奖励基金;二是在工厂投资1800万元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小学教学楼的同时,从长远发展出发,都设立微机室、语音室,中小学每个班都配备了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并为中学增添微机20台,既使电化教学得到推广和发展,又为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保证;三是引入竞争机制,盘活教师队伍。为此,他提出“筑巢引凤”的办法,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优秀教师8名,还从大专院校吸收15名优秀毕业生来厂任教,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在抓好工厂党务并协助厂长抓好管理的同时,曹连生坚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在积极创造条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深造的同时,并对教师的入党、住房、评先、职称评定给予优先考虑。近年来,该厂子校先后有47名教师参加培训和深造,有7名教师光荣入党。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曹连生鼓励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在与兄弟学校坚持开展互相观摩教学的同时,坚持多年接待美国环球志愿者,在中小学开展英语夏令营活动,拨出专款组织小学生访日团与喜多方市立学校进行交流。他还积极倡导“质量立校”、“从严治校”的思想,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禁止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并鼓励学校在师生中开展“塑形象、教学赛讲”和“争当文明小区文明学生”活动,从而形成了教师育人各显其能、学生读书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从1996年至1998年,该厂先后有78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有两名学生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使工厂昔日与名牌大学无缘的历史得以改写,职工和家属们为此倍感自豪。大家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宝桥的希望,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希望。
本报通讯员吴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