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15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三江”洪水肆虐后亿万国人当反思 由抗洪救灾嘏到的 想起了“曲突徙薪” 人祸大于天灾 百年水患 谁是胜者 图片新闻 从对比中引发思考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3

由抗洪救灾嘏到的

薛海春

国人关注、举世瞩目的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持续两个多月。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有2.4亿人次不同程度遭受水灾,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四川、内蒙古、黑龙江受灾最为严重。成千上万的灾民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亲手建起的家园倾刻间化为乌有而无家可归;眼看着亲人倾刻间被无情的洪水吞没。淹没的农田、果园,冲垮的堤坝、桥涵,毁掉的房屋、财产,牺牲的兵民损失何其巨大。

洪水无情人有情,洪水牵动亿万人民的心。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重视,各省市自治区党政负责人亲自指挥,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奋战,亿万人民群众慷慨解囊支援灾区,使一次次险情得以化解,使亿万灾区群众得以安置,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敬的模范英雄,出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情景。

然而,扬汤止沸总不及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是权宜之计,釜底抽薪才解决根本问题。当然修修补补、疏疏堵堵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根治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水土流失。1958年黄河发大水,洪峰流量每秒高达2.23万立方米,到1996年黄河又发水,黄河花园口洪峰流量只有每秒7600立方米,而洪水水位反而比1958年高出0.91米。这次洪灾长江一些河段的洪水流量比五十年代每秒少一万多立方米,而水位却提高几十厘米或一、二米。洞庭湖五十年代湖面为4350平方公里,而今被逼仄成2691平方公里,调蓄洪水能力丧失了40%,由当年的293亿立方米衰减成178亿立方米,每年冲人湖底的沉沙年平均达1.29亿立方米,1951年以来,湖中已淤积泥沙40多亿立方米,湖底平均淤高1.7米。著名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历史上水系交织成网,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覆盖率高达36%,而现在减至23%,湿地覆盖率高达49%,而现在减至13.6%,三江平原的河床抬高了0.6米至1.8米。教训是沉痛的,历史上千千万万个烟波浩淼的“罗布泊”耗尽了最后一滴水而干涸,千千万万个碧波荡漾的“七里湖”已经彻底消失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而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涌进黄河、长江等江河湖泊的泥沙达50亿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未来的黄河、长江、淮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河流很可能成为顶上悬河,而武汉、九江、郑州、济南、哈尔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城市也可能成为洼地瓮城。历史悲剧将有重演的可能。

我想,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历经苦难久经考验的民族。可人们为什么往往在发展中堕落,在科学中愚昧,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和先进的手段改变环境,创造出数不胜数的人工制品,过上了越来越舒适的生活。不顾子孙后代,不信因果报应,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大自然更不怕,没有王法、规章能够管住他们,就连人命关天的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的防洪工程,也敢用竹筋代替钢筋而胡弄,不然朱总理为何怒斥为“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得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湿地草场到原始森林,从南国海疆到北国边陲,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凡人迹所到之处全被遭蹋得不成样子。可怜这个蒙着蓝色轻纱在太空独具魅力的星球几乎找不到一处净空、净水和净土。厄尔尼诺现象也好,拉尼那现象也罢,不来才是怪事,不管你信与不信,这次长江、松花江的洪灾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老天最公正,善恶因果,自有报应,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躲过一时,躲不过一世,躲过这一代,躲不过下一代。据专家考证,我国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和森林植被,饱和涵水量高达830%至1030%,相当于一个蓄水34亿立方米的巨大生物水库。假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覆盖了植被,那将是一个多大的生物水库?百年不遇的洪水还会发生?可惜,现实不是理想,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五”至“五五”期间,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到全部基建投资的6.7%至8%,在“六五”期间反而下降为2.7%,“七五”期间又下跌到2.3%,林业建设方面的投资更是少得可怜,西南林学院今年在我省招生,报考的只有一个人,林业部几经变迁,最终还是摘掉了牌子。而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水利投入普遍在10%左右,就是发达国家也普遍重视林业,森林覆盖率较高,瑞典53%,加拿大59%,日本67%,美国32%,而我国只有13.9%,黄河源头只有7.56%,长江源头只有2.03%,我不知道,人们对林业的投资为何如此冷淡?对林业建设为何舍不得捐助一个子儿?这样下去,再一次的洪灾将会更惊更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不知有没有家园。但我相信,这次我们一定会醒悟。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上海师大校长杨德广有句名言,“一个光秃秃的校园是绝对培养不出一流的社会栋梁”。不能树木,何以树人?不能治水,何以治国?喜的是江总书记“再造山川秀美”的指示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局正式宣布“长江上游天然林一棵不能砍”,但愿这些口号,都能变成国人的实际行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