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方言误读
田长山
撂掷
关中人把整人、给人日瞎事、日弄人统统可以叫作撂掷人。撂掷在本意上是两个劫词的组合。撂,把东西扔掉的意思;掷,也是扔的意思,但是是似乎动作要比撂大而有力。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其效果好像加重了扔这个动作的激烈的程度,被扔的东西显然是离扔他的人是越来越远了。转到整人的意思时,主体非常主动,是成竹在胸地整,是挽着圈套地整,是明知后果不佳,偏偏要让你去上当地整。如果被整的人灵醒了,就要反戈一击,说你是撂掷人哩!鲁迅先生说到他小时候经见的那位衍太太,大冬天的鼓励孩子吃冰凌,鼓励孩子偷家里的钱,鼓励孩子看谁打旋儿转得多,在关中人看来,衍太太其实是在撂掷孩子;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要脚不敢给手,要多不敢给少,父母无不尽量想方设法满足孩子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愿望,这无疑要把孩子惯坏,如果是我的乡亲来说这件事,一定说,这是撂掷娃哩!再譬如吸毒这件事,谁都知道是个坏事,一旦染上毒瘾,会伤害身体,会浪费钱财,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人变成小偷,变成流氓,变成弱不禁风的病人,会把家庭、个人完全毁掉。明知后果严重到不堪设想,但有人还纵恿别人、引诱别人上当,关中人就会认为这是撂掷人哩!所以撂掷人本身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一旦进入道德评价,用起来也就比较宽泛,也很有我们这个泱泱伦理大国的传统:你给别人出馊主意,让别人失手丢面子,是撂掷人;你明明看到对方已经办错了事,走错了路,不但不规劝、不批评、不指出,还要一个劲地夸奖,赞美,惟恐他觉悟回头,也是撂掷人。说到这里,这个词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人在道德上对另一个人一点责任都不讲了,那就会把他象扔东西一样扔出去,也就是撂了掷了,说到底是把人撂掷了!
抠掐
一个人办事不大方,出手很吝啬,老是抻不展,前帐算了算后帐,反反复复地计较究竟是吃了亏还是占了便宜,拿不定主意,一旦下不了决心,但是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在向里边搂的时候决不吃亏,关中人办事说话一般是比较豪爽,这种行为他们一般是看不上眼的,于是就称之为抠掐,难听一点,就称之为“掐球算”。这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看,是很小的两个动作,一个抠,一个掐,都是不能产生大的动作效果的行为,最多只能伤及皮肉,不能动及筋骨,无碍大局,无伤大雅,刨东西也只是芝麻绿豆的小,掐人也只能是一点小伤小疼不足以给人伤害。此词如果一重叠,就是抠抠掐掐,那就是更强调了抠掐的含义,给人以猥琐感。陕西人不抠掐,显得很厚道,很大气,但有时也就显得很粗疏,在很商业化的社会里,有时就会显得不合时宜。信服别人一句话,要货么?拉走!结果是收不回来货款。借钱么,老朋友老同事了,拿去就是,结果是到时候钱要不回。这种很农业很原始的交往里既没有条文,也没有合同,既不抠也不掐,结果吃亏的是自己。所以有时陕西人笑话山西人是“九毛九”,即山西人会算帐,具有商业头脑,有时候抠掐到了要钱不要命的程度,陕西人就看不起山西人吝啬这一点。但是山西人在会做生意这一点上,似乎是要略略高过陕西人,比陕西人有经济头脑,比陕西人更懂得经济核算。那么以抠掐评人,除了说人小气之外,也要看看为什么抠掐,为大事还是小事,为众人还是为一人,是不愿挥霍浪费纳税人的血汗,还是不愿掏自己的腰包等等,不能也不好一概而论。因为现在的世风是花公家的钱往往大手大脚,不心疼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