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24日
劳动者
03

年少高工真了得

——记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刘志让

他中等个头,乍一看来,貌不惊人。然而就是这位30出头的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不仅担任国家某重点型号的室主任,还兼任着党支部书记和某型号发动机的主任设计师等职务。近年来,屡建奇功,成为军品科研生产中冉冉升起的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他就是航天11所高级工程师刘志让。

1989年,小刘以优异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硕士毕业来所后,便赶上了国家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方案论证的关键阶段,初来乍到的他便一头扎进了繁杂的数字、计算公式和大量的原始材料堆里,他不断虚心地向老同志请教,不厌其烦地计算、实验、核实、总结,终于使以前呈曲线状的参数简化为一目了然的公式,从而使节流阻件的初步加工不再具有盲目性,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耗,这些公式在以后的型号研制中被多次运用,使变推力研制工作获益无穷。初战告捷后,他又连续参加了某重点型号传统发动机系统小偏差分析的攻关,并主管了该型号末修姿控发动机系统的设计与实验以及发动机液路流阻试验和整机冷调试验的具体设计和试验任务。经过大量的计算和试验,他研究出的发动机调整计算方法经首台整机热试车证明,方法正确、精确度高,使这项工作的一系列实验均取得了满意结果,并为整机调整计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和参数。

1993年4月,该所承担研制的国家又一重点新型号发动机刚刚由初样阶段转入试样阶段,但该项实验在国内尚属首次,而且研制周期短、经费缺乏。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小刘又啃上了该型号辅助动力系统研制关键项目之一,单机变推力的调整和实验这块“硬骨头”。经过大量的艰苦的分析研究,他建立了调整计算的数字模型,编制了流阻数据计算程序。由于工作充分扎实、方法准确,他计算出的限流圈,解决了研制的关键,使液流验证和热试车考核一次成功,得到专家高度评价。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近年来,小刘以其在军品研制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普遍赞誉。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质量先进个人”等殊荣。并被067基地和航天总公司授予“青年十杰”,被陕西省和陕西国防科工委授予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的荣誉称号。不久前,他又被067基地授予“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的荣誉称号。(杨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