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长安县将地利化为旅游优势
从农业大县向称游大县过渡
本报讯 长安县围绕改善旅游环境大作文章,加快了农业大县向旅游大县的过渡。近几年来经济收入持续上升,仅今年1至6月,全县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比去年一年增长36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960万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240万元。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长安县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繁多,已有翠华山、兴教寺、西部古遗址旅游区、广新园民族村4类旅游景区(点)52个。近年来,在发展旅游业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改善旅游环境。先后出台了《旅游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经商办企业优惠政策》,并组织有关部门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近两年,先后举办了经贸洽谈会和长安旅游节等活动。今春,适时推出侧重反映景区风格和特色的春游翠华、九龙潭踏青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长安县十分重视在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开通了西安至大坝沟、祥峪、翠华山三条旅游专线车;修通了太乙镇至翠华山天池和西万公路至东大温泉两条公路;铺设了库峪十里至关坪4公里沙石路;开通了热线电话与语言信箱。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他们在软件上也下了大力气。在行业内部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利用淡季的时间,在去年10月份,为全县旅游企业经理举办了培训班,请省市旅游局的领导讲课,请华山、大坝沟等省内有名景点介绍经验;组织全县企业经理赴黄山风景名胜区参观学习,并组织旅游局机关干部去临潼各景区参观学习。通过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旅游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档次,
为了改善旅游环境,长安县还加强了管理的力度。针对强行兜售和宰客等不良经营行为,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动30车次、70人次,对全县各景(区)点进行了3次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及时予以纠正;6月份,他们按照统一评比项目,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县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给符合条件的30个景区(点),颁发了定点经营许可证并授牌;他们还通过成立长安旅游协会,逐步行使行业管理社会化;近年来他们切实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了7种旅游保险业务;并及时召开6次大型行业管理和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对各景区(点)垃圾污水实行统一规放与处理,从而做到了三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立项审批、统一票证管理。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旅游宣传力度:今春,翠华山、高冠、南五台景区“上网”,并发行了多媒体光盘;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拍摄了长安旅游风光片,于今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今年又赴京参加了“西安旅游说明会”。
中国旅游报驻陕记者站记者 齐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