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的中国酒店业
□文/顾成成
伴随着新一轮建造酒店的热潮,近年来,一批批酒店应运而生,其来势之猛,投资额之大,档次之高,令国人大开眼界又大惑不解: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高档豪华酒楼么?当大多数投资者一掷千金时的美好愿望,不久就象肥皂泡一样,慢慢地消失之后,这个问题就更令人深思了。
酒楼林立实堪忧
●总量失控。1995年中国酒店业总数近3000家,1996年底不会少于4000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北京1995年有2—3家酒店开业,新增客房400多间,1996年底将新开酒店7家,增加客房2500间,1997年又新开3家,赛特扩建后又可增加1500间客房,这些都是三星级以上,不包括一般性的酒店。南京市现有36家星级涉外旅游酒店,今年7月份以来就有多家高档酒店的改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四星级标准的有耗资5600万元的国际会议大酒店和耗资3500万元美元的状元楼酒店二期工程。
●结构失衡。新一轮酒店热潮中高档酒店占整个酒店的比例超过40%以上,这和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很不协调。某地地处偏僻,外地客流量比例较低,但该地却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三星级的大酒店,建成营运前几天,热闹非凡,觥筹交错,可几天后就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据载,南京市新建酒店投资之大,档次之高、设施之豪华之先进也是国内一流的。由江苏省烟草公司所属金丝利集团建设的金丝利国际大厦耗资6亿元,每间客房平均价达10万美元左右;位于南京市中山门附近的国际大酒店耗资8500万美元,拥有完善的展示、会议、商务等设施,大客车可由电梯直接开至5楼的会议厅。这两项工程均已投入使用。
●管理失策。一方面,目前的酒店业项目涉及面广,审批权限上有省、市、中央驻地方机构、军队等,建设单位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系统,投资结构有国有、中外合资、合作等。有的酒店项目报批时为绕开“红灯”,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以培训中心、综合楼等各种名义申报,取得许可后按国外方案施工,造成事实后再申报星级;一方面酒店业没有完善的行规,致使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屡禁不止,最令业内人士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的是给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小费现象的迅速蔓延,眼下大多酒店卷了进去。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予以制止,但却难以奏效,手法反而更加隐敝,价码也越来越高。更有甚者,不少地方竟然以“三陪”服务为诱饵招徕顾客。不久前某地司法部门联合行动,对市区内10家酒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6家酒店有“三陪”现象。
危机四伏可奈何?
危机一:人住率下降。人住率象支晴雨表,反映着酒店业的经营状况。目前大多数的酒店入住率都在50%左右,这个比率比国际公认的保本率还要低。今年国庆期间,南京四星级的古南饭店拥有客房290多间,却只有50人次。云南某星级饭店今年八、九月份人住率均不到30%,有十多天都是只有30来个旅客。
危机二:信誉下滑。相当一部分酒店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欺诈、售假、宰客行为。某市工商部门对市区内6家星级酒店商品进行检查,酒中有19%是冒牌产品,烟中有24%是假货,饮料也有34%过期变质。由于酒店欺诈顾客的行为屡屡见诸报端,不少消费者对酒店已是望而生畏。
危机三:效益滑坡。由于酒店建设的严重失控,导致房价大战渐趋白热化。据业内人士介绍,海南五星级酒店的房价最低已降至100多元,有的酒店按高标准改扩建后,挂牌价上去了,而实际执行的价格却下来了,南京市1—9月份所有星级酒店房价大都比同期下降。同时不少酒店投入巨资扩建装璜,都是依靠高息贷款。某地投资6000万元兴建的星级酒店,年利息就达800多万元。房价下跌,人住率下降,加之负债率偏高,导致一批酒店入不敷出,困难重重,一批酒店或奄奄一息,或濒临倒闭,或主动退出竞争。广州曾赫赫有名的白云宾馆已转让给香港人,将退出酒店业改为写字楼。南京日前一家星级酒店已经改为“贵族学校”,海南、深圳等地也有一些酒店宣布破产。
危机四:吃喝风蔓延。一批酒店特别是高档酒店的建成,助长了公款吃喝之风。某地建了个星级酒店后,上级领导来了吃住在酒店,各类会议安排在酒店,公款宴请必须到酒店。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到这家酒店的消费的80%是公家掏腰包。
乱麻须用快刀斩
酒店是城市对外交往的必备设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建设、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但是如何控制好酒店的数量和建设规模,做到既能从实际出发,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要加强宏观调控。有关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控制酒店业的膨胀之势。已建或在建的酒店要注意做好市场定位,力求中、高、低档结合,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准备建设的酒店,各级政府应委托旅游部门统一把关扎口,坚决把过快的发展速度降下来。同时应尽快成立行业组织,规范各酒店的行为,制止房价大战,保证酒店业效益的增长。
二要狠抓服务质量。各个酒店都应以周到的服务,一流的商品,优惠的价格,来赢得消费者。要全面提高服务水准,加强规范化建设,真正达到星级酒店的水平。
三要强化监督检查。公安部门要不定期地对酒店进行抽查,对少数酒店违反法律进行“三陪”服务的要坚决打击。工商部门要经常组织人员对酒店业的各类商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严肃查处。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对酒店业的监督,对公款吃喝行为要予以曝光,问题严重的要由司法机关予以查处。
总之,酒店业目前是一堆乱麻,必须用快刀来斩断。否则,就应了一句俗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