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14日
经济与法
03

扬起法律利剑保护企业利益

——记铁二十局一处法律事务室主任李发成

有谁想到,一个普通工人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法律专业,竟成了小有名气的法律顾问;有谁相信,他在短短的5年里打赢了两场官司,出庭应诉96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他就是铁二十局一处法律事务室主任李发成。

1982年参加工作的李发成多年来一直在施工一线干试验工,1990年调入机关企管办当办事员。在机关工作的日子里,他深深懂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为了用法律的利剑来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小李先后拿出2000多元钱购买了《宪法》、《刑法》、《民法通鉴》、《民事诉讼法》、《企业法》等几十本法律书籍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经常学到深夜。为了掌握诉讼、辩护程序,他经常到渭南律师事务所请教拜师。在处领导的支持下他参加了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西安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习,获得大专文凭。并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函授学习,经考试获法律顾问资格。处领导看他是一个人才,为他提供宽松的环境,设立了法律事务室。小李如鱼得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1993年6月,一处物资采供站与枣庄市台儿庄物资公司签订了67.5万元的铁路道岔采购合同,已预付现金30万元,没想到上当受骗了。如何才能追回预付款?处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李发成。他翻阅大量法律书籍后认为,只要对方单位在,当事人不逃就有办法追回预付款。他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上,小李用学得的法律知识,驳得被告无言以对。经法院裁决,解除合同,责令台儿庄物资公司限期退回预付款,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第一个官司打赢了,小李的信心更足了。

去年四月,江苏宜兴市材料厂起诉一处拖欠保温材料款150多万元,违反了《合同法》,要求限期付清材料款,赔付损失和资金占用利息20多万元。处里收到苏州法院传票后,李发成连夜出发赶到工点收集有关材料,了解实情和取证。在法院应诉中,李发成言词尖锐地提出此项款拖欠有因:其一、工点在自购工程材料时,应该在苏州采购,而采购人员舍近求远,到300公里外的宜兴采购,违反了处物资采购规定;其二、所购的材料价格高于市场价,更高于当地价格,处里没有审计和查证;其三,工点人员对舍近求远采购并没有向上级汇报。经处工作组审计调查,是采购人员与该厂供销人员私通,互相得利而致使在该厂购料。经法院调解,根据市场价重新定价核算共计为120多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万多元。

李发成用法律武器为单位挽回了一笔又一笔经济损失,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仅1995至1997年间,李发成出庭应诉各地区法院的传票96起,其中法院判决28起,调解和解协议64起,当事人撤诉4起,为企业直接和间接挽回经济损失70多万元,原告放弃滞纳金和利息40多万元,使法律的利剑在企业中真正显出了神威。(唐兴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