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给儿子发“工资”
口文/华英
孩子一人小学,将从依赖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逐渐走向独立生活、学习。孩子走入社会,将不可避免地要和钱打交道,有时有急事要打电话,有时要买些文具,有时要为灾区捐款等。孩子不停地要支出这样那样的费用,使我产生一个想法:给孩子发“工资”,让孩子学习“理财”。于是,我郑重其事地和儿子商量,每月第一天给他发“工资”。我让儿子懂得,父母的工资是靠努力工作得来的,任何人要得到报酬就应付出劳动。于是商定,儿子每月必须完成饭后扫地任务和每周洗一次碗,擦一次桌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才能得到每月3元的工资。
儿子非常高兴,从此很卖力地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几乎每月都能得到“工资”。日积月累,儿子钱盒的钱越来越多,渐渐也增强了劳动观念,而且能把“工资”使用得当。如:用7元在市图书馆少儿图书室办了个借书证,每周星期天上午去看书,并借2本书回家看;又如拿钱给灾区小朋友捐款……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儿子悟出一个道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这一年里,儿子没因为有了零用钱而在校门口的小摊子上买玩具或买零食吃。有一次,在大商场玩具柜台,他看见一台70元的四驱车,尽管很喜欢,但他还是认为太贵而没有买。儿子懂得勤俭节约了。
孩子走进学校,适当地给些零用钱是可以的,但家长要恰当地控制零用钱的数量和用法,这对孩子日后走进社会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