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石跳
(散文) □文/夏泯
家乡有条湄河,每到霜降节过后,村里人便自动地去撬来大石头在河的最狭最浅处架起一路石跳。
石跳不宽,每块石头相隔一尺左右,在岸上看去,极像一长串省略号横摆在河面上,人们过河时就从石头上走过去,走得快时就像跳一样,所以叫石跳。家乡祖祖辈辈的日子就是从石跳上跳过来的。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河里又架了石跳,我和几个小伙伴去试新,不小心跌到河里,衣服全湿了。回去挨母亲在屁股上打了一巴掌,骂道:“你还小,去过什么石跳,再跌下去叫水鬼吃了你。”
换了衣服,我偷偷去看石跳,还有河里清幽幽的水,猜不透“水鬼”是什么样子。
过后有人告诉我,母亲嫁来做新娘那天,过石跳也跌了一跤,我父亲跳下河去拉她,弄得两人都像落汤鸡,回家来未拜花堂就先双双进洞房换衣服,闹出了大笑话。后来父亲早早去了,村里人都说是迎亲落水不吉利被“水鬼”吃的。为此,母亲逢年过节都要去河边石跳头去供水神,祈求保佑平安。
那时,石跳就在我心中烙下了神秘的印象。
我长大了,每天都得担起粪箕跟着大家过河去劳作。我看到母亲挑担过石跳时,那双大脚踩在石头上“叭哒叭哒”地响,腰身扭得像跳舞。过石跳讲究步法,挑担过时一步一跳,担子要悠得和步伐完全一致,绝不能乱;若是一步走乱,必然出差错;要是多人同时过更要步调一致,任何人乱了步伐或中途停下,后面的人都会收脚不住而成串跌下河去。
母亲挑担过石跳过得最快最好看。每当她过时,大家都让她先过,好欣赏她跳舞一样的身姿,我也看得迷了,我发现母亲是家乡女人中最美的一个。
后来,村里在河对面办了山庄,便在原来架石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桥,石跳也就不复存在了。新桥落成那天,村里用拖拉机把山庄里种出的八角、玉桂等东西运回来。我和母亲坐在车上,过桥时看着母亲随车晃动的身影,我不禁又想起了她以前挑担过石跳时那跳舞一样的身姿,还有那过了不知多少代人的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