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老人钟情小楷10年抄书八百万字
口文/杜一岳
浙江衢县杜泽镇82岁的谢立宾老人,不顾年迈体弱,每天用工笔小楷誉抄报刊书籍,至今13年,抄成洋洋800万字,堪称书坛一绝。
1985年,已有5年练习毛笔历史的老人,一次从亲友处借得一套《红楼梦》阅读。借助字典,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人居然把《红楼梦》连读两遍还爱不释手,他完全被书中描绘的人生世象迷住了。于是,便萌生了将其抄起保存下来的念头。当时,他的退休工资只有42元,要维持一家3口人的生活。为节省购买拷贝纸的钱,他就选择了工笔小楷,还要求自己把字写得越小越好。结果,一部《红楼梦》连带书页底部的注解,足足用了他8个月时间方告功成。他先后抄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以及唐诗宋词等,共计800万字。
长期抄书,还让这位耄耋老人寻找到一条强身健体之道。他愉快地说:“如今,每当我静下心来抄上半个钟头,身上就好象有股气流动,身体轻飘起来,身边发生什么事情也几乎全然不知。”老人早先患有慢性气喘病,抄书以后,老毛病不知不觉中消失了。看看眼前精神矍铄的老人,不得不信他的话:面色红润,腰板挺拔,思路敏捷,谈锋雄健,一点没有82岁这把年纪老人的那种龙钟老态。
老人对自己的抄书惜之如命。未经他的同意,谁都不准去随意翻动。他每年都要把这些装订装裱起来的书,一一搬到太阳底下翻晒两次。平时存放在书柜里,则不忘放置几颗樟脑丸,以防虫蛀。近年来,当地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老人的抄书事迹,老人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想买走老人的抄书,有的甚至愿出高价,都被一一谢绝。老人说:“我抄书不为卖钱!”
这位痴迷工笔小楷的耄耋老人对今后的抄书生涯依然信心十足。他向我们吐露了一个宏伟设想:等抄到1000万字,争取办几场巡回展览。再把所得的门票收入,用来建一座健老院。他要告诉世人:人老不可怕,只要矢志不渝,必定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