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恋人》恋的是什么?
□文/曾亚波
看完《红色恋人》,我不禁油然地想起80年代初期的影片《刑场上的婚礼》。
某些评论说,《红》片中的共产党人靳是“一个全新的地下工作者形象”,他的言行“不是按照过去中国电影的思维演绎的”,我一点也找不到当年观看《刑》片后的激动,不仅无法体会更无法理解《红》片恋情的真谛所在。
也许《刑场上的婚礼》设计的爱情过于简单: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周文雍和陈铁军朝夕相处,却从无卿卿我我的闲暇,直到死神降临,才互吐衷肠。但那平日里的一举一动,无不倾注着革命者的关爱和深情。临刑前陈铁军一句“让火红的木棉树做我们婚礼的证人吧”使无数观众为之洒泪,而周文雍视死如归的呐喊“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庆祝我们婚礼的礼炮吧”,则让人倍感红色恋情的庄严和伟大。
而《红色恋人》所表现的爱情则颇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了。首先我不明白革命与爱情的关系为何要颠倒过来。在秋秋被敌人诱捕后,靳的情感急剧“升华”,在革命事业最艰苦的时候,在千万受苦人等他去解救的时候,他却意乱情迷,自投罗网,“慷慨”赴死。这难道也是“革命的需要”么?主演靳的香港明星张国荣最近说:“我想,叶导让我来演,就是希望通过我来证明,共产党员也是有血有肉的。”好家伙,原来周文雍还有现实中无数为了革命而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共产党员都被认为是无情无义的“革命狂”了。我们可以接受对部分国产老片“脸谱化”的批评,却不能容忍对过去革命者形象的全盘否定!
还有,既然秋秋明知靳爱着的并不是她,而自己真正的感情指向又是那位美国医生,为什么还要为之奉献贞操?患有间歇性狂躁症但仍继续从事革命工作的靳,很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敌友,前妻的形象更是朝思暮想、刻骨铭心,他总不会稀里糊涂为了前妻的幻影和替身而忘记她未竟的事业,做一次风流情圣吧?
革命者的爱情应当是平凡中寓现伟大,但不能为了“平凡”却让人弄不懂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