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17日

陕西工人报世界之窗 我在荷兰学语言 图片新闻 苏丹风情 八巴黎街头艺术家 奇婚异恋 水城居民外迁 律师为何善辩 风水走红美国 缅甸婚俗押根成 图片新闻 阿盖尔发现人们快乐的原因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世界之窗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世界之窗
04

八巴黎街头艺术家

潘勇

第一次听到法国人解释艺术家一词,是刚到巴黎不久,一位巴黎土生土长的法国朋友请客,在蓬皮杜文化中心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馆吃面条。刚开始进餐,走来一位吉普赛女郎,携把吉他,在我们身边轻轻弹起一曲《我对一切都无所谓》伴着琴声唱起来……一曲终,她便从裙兜拿出一个玲珑精致的小陶罐,轮流递到每个人面前。食客们纷纷掏钱,叮叮咚咚扔进那只小陶罐,也有人不给钱,只是微笑着对她说:“谢谢你给了我一个美妙的夜晚。”

我问法国朋友:“在巴黎,象她这样的乞丐多不多?”朋友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不不,她不是乞丐。她是艺术家。”看着我满脸疑惑,随即笑着解释,“法兰西可不象你们中国,当个艺术家也要官方授头衔。在这里只要兴致在此,谁都可以自行顶上艺术家的桂冠。”

巴黎的艺术家实在太多,简直比巴黎的乞丐还多。

我认识一对画油画的印度夫妇,他们没日没夜地画,卖画的钱刚够买画纸和交房租,吃饭都成问题。这对夫妇勤奋而幽默,整天不是在人堆里站着画,就是在美术馆临攀……他们住着一房一厅,房间里乃至厨房、厕所都堆满了画和照片。二人来巴黎快10年了,再过两个月就回印度,他们觉得法国今日艺术形式太美而内容又太空。”当代的法国艺术,美得让人神醉却又空洞得让人心慌。

艺术家们的一些独特展现形式,有时会令人目瞪口呆。在巴黎街头,特别是游人众多的地方,常可见单个或两个男子,一个用油彩涂出脸谱,当街泥塑木雕般呆立,另一个安置好音响。乐声一起,涂脸那位便似拉线木偶般僵了关节,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缓慢晃动,另一个则开始向路人收钱。我开始还以为这种慢动作是段无声的开场白,便也呆鸟般立着等下文。谁知下文也是如此,直等了40分钟,这人偶还是默默慢晃,这才知道底细,只好转身离去。

巴黎街头艺术家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莫纳了。莫纳?齐格瑞先生,法国人,今年60岁,以在公共场所讲笑话为生,他既笑话孩子,也调侃总统,无论他歇脚何处,总是围观者甚众。人们除了给他钱,还很喜欢赠他纪念章,以致他从帽沿到鞋帮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徽章——从旅行团徽到卡扎菲头像,应有尽有。莫纳先生的笑话总是令人捧腹,他每到一处,别的街头艺术家只好苦笑着摇头离去,人们纷纷往他脚下扔钱,给他身上戴徽章。我在巴黎见过的一伙最穷又最阔气的艺术家,要数来自巴西的四人乐团了。那是4位30到40岁之间的壮实男儿,家小全留在故乡,而他们自己已出来流浪3个年头了。他们合租一个10平方米的顶楼小楼,光乐器就占了半间屋子,既没桌子也没床,4个大男人,一人一个睡袋并排在地上睡。为了省电省时间,煮一顿饭,吃上两三天,全吃冷餐,他们计划使用每一分钱,既不抽烟也不喝咖啡,因为每个月还要寄钱回巴西养家。“我们要吸收各种流派的音乐来充实自己,待形成自己的风格,便回故乡去。”他们中的迪巴如是说。每到夜深人静,4人会不约而同地轻轻吟唱一曲《亚马逊河之夜》,歌声热情而忧伤,充满对故土与亲人的怀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