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27日
文体大观
03

围棋溯源

□文/陈丰

围棋古称“弈”,在我国历史悠久,传说创于汤尧时代,春秋战国时盛行,并出现了“通国之善弈”的名手弈秋。围棋出现和古代战争有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疏:“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在汉代,围棋更为盛行,汉代刘向《围棋赋》说:“略观围棋,法于用兵,怯者无功,贪者先亡。”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也爱好围棋,三国时的曹操、陆逊和东晋宰相谢安,对围棋都很有造诣。魏晋南北朝的围棋达到全盛时期,名手辈出,梁朝柳恽《棋品》中,八品的名手就有287人之多,南北朝梁武帝还举行了全国围棋比赛,规定棋手品级。河南省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张盛墓出土一件白瓷围棋盘,正方形,纵横十九道,看来是今天所用十九道的围棋盘的前身。到了唐朝,唐玄宗、杨贵妃都爱围棋,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也擅长围棋,为颂围棋还写了诗句。到了宋朝孝宗时,还出现一个有名的女棋手,名叫沈姑姑,她擅长围棋而被选人宫,供奉内庭。明、清时围棋普及全国,并出现了“国手”。

围棋于西汉时传人印度,唐代传至朝鲜、日本,后又传入欧美,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工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