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08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硬汉王凤兴依法讨公道 为保面子,却丢了面子 ’98十本畅销书 打开折扇税门 广告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98十本畅销书

口文图/天籁

1998年出版业成绩平平,笔者在偌大的图书市场中找出十本畅销书,以梳理书业市场的基本脉络。

《中国知青史》:回顾逝去的岁月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早已随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人们对它的认真审视才刚刚开始。《中国知青史》,就是一部审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力作。

1998年,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之际,书界掀起了知青文学及知青史的出版热潮,书摊上可见的就达数十种。舆论界认为,除少数作品外,知青图书总体情况不能令人乐观。这主要表现为一批知青作者本身挥之不去的自恋情结,和缺乏对这一段历史作出客观理性的思考。

《交锋》:一部影响巨大的政论专著

’98书市低迷,第一轮销售高峰因初春3月《交锋》的出版而出现。

该书以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1992年冲破“姓社姓资”、1997年破除“姓公姓私”为经,以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为纬,系统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围绕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台前幕后的激烈交锋。

《交锋》一书以直面风雨的品格秀出于林。有关专家认为,该书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政论专著,因而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最近,该书又因“万言书”的著作权问题惹上官司,谁胜谁负,不得而知。

《马家军调查》:引发一场名誉权之争

由于作品内容新奇和引发争议的原因,该书销势颇旺。

该书的责任编辑萧立军说,该书人物性格形成挖掘得很深,写得很透,在创作上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新思路。而书中的主人公马俊仁则洒泪鸣冤,义愤填膺,最后聘请律师状告作者赵瑜。1998年10月,官司尚未开庭,而《东北之窗》杂志社推出的律师开来所作的《我为马俊仁打官司》则热销街头,形成图书市场的又一热点。

《知识经济》:呼唤科技兴国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们国家既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作者以国外生活实践和专题研究成果回答了什么叫知识经济、世界经济知识化的新趋势等各个问题,给读者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知识经济”图景。

这本图书推出后,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有关“知识经济”的图书,有人称吴季松的《知识经济》一书揭开了“知识经济”图书出版的序幕。

《绝对隐私》:打开隐私题材之门

安顿的《绝对隐私》以个人的情感隐私为主要内容,书中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好夫妻”和彼此忠贞不渝的恋人,而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一些男男女女婚外恋情和特殊情感体验的流露,客观地纪录一个独特人群的独特历史。正如一位美国记者所说,“它呈现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极为真实的生存状态”

《绝对隐私》出版之后,短期内就有十多种隐私题材图书跟风登场,可见作品的影响力。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怀念历史伟人

古今中外,大凡对历史进步作过卓越贡献的人,总是为后人永远思念的。戴煌著的《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之所以走俏书市,就缘于人们的这种心情。

“四人帮”倒台后,中央面临“两个凡是”和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两大难题。在这场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根深蒂固

“左”的路线中,打先锋的是胡耀邦。他以“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精神,办好了这两件事,平反了无数冤假错案,挽救了千百万无辜的苦难者。

《山居笔记》:余秋雨的又一本散文力作

余秋雨的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读者的普遍喜爱,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的又一部散文力作。

《山居笔记》原在台湾出版。出版不久,不料想盗版本在大陆已铺天盖地。不得已,余秋雨只好将《山居笔记》在大陆再次出版。作者称此书为“可怜的‘正本’”。就社会反响而论,《山居笔记》比前些年出版的《文化苦旅》更强烈。作者认为,这大概与触及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问题与中国现实的呼应有关。

《高老庄》:贾平凹的第七部长篇小说

1998年,小说市场依然冷冷清清,除了贾平凹的《高老庄》、余华的《活着》和刘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等少数小说畅销外,没有更多的作品引起人们的注意。

《高老庄》是擅长写当代生活题材的贾平凹,继《废都》、《白夜》、《土门》等作品之后的第七部长篇小说。沉重的历史感,浓郁的西部山村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代意识,构成了《高老庄》的鲜明特色。

《失落的天使》:记者披露明星偷税丑闻

明星纳税问题大家关心已久,今天终于有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的记者张京民撰写的《失落的天使》,毛阿敏及演艺界乃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都集于一书之中,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10月下旬出版的《失落的天使》,以毛阿敏偷税为主线,以税收、法律、社会为背景,全面展示了毛阿敏等演艺界明星、组台演出的“穴头”、演出主办单位,以及广大公民对税收的态度。精辟的分析,严谨的文风、细腻的笔触,使该书成为一篇难得的报告文学佳作。

《前沿故事》:名人图书,依然具有市场

名人作品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市场高峰之后,渐渐趋于平息,百万册的发行量只能成为一种记忆,名人作品也普遍从传记发展到对自己一段工作经历的叙述和感悟,如《前沿故事》、《声音》、《温迪亚日记》、《新闻背后的新闻》、《真话实说——名主持人访谈录》等。

水均益认为写自传为时过早,所以他的《前沿故事》主要讲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中的自己采访经历中的些故事,书写了一群陌生形象的电视人,记载了时代的一个截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