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的家庭观
口文/依夫
美国人口理事会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进入9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的家庭在其形成、结构和功能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
据美国人口统计局调查,每5名5岁以下的儿童中,即有一位由父亲来照顾,而孩子的母亲则出外工作赚钱养家。专家认为,这种角色互换主要是经济不景气造成的。越来越多的男子被企业裁减下来,于是妻子被迫出外工作。“一家之主”只得挑起照顾子女的工作。
英国人的家庭价值观念依旧深入人心,有9/1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与家庭近亲保持接触。大多数人说,他们的家庭仍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和持久的组成部分、是他们抵制来自社会压力、文化压力和职业压力的可靠手段。
德国人很重视家庭,一个舒适的家庭是许多人生活中的第一追求。在德国人看来,挣钱仍是丈夫的基本任务,而妻子应操持家务,关心教育子女。尽管德国人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认真严肃,但是非婚同居现象也很多。当然,结婚仍是大多数德国人的选择,而且不乏恩爱夫妻和睦家庭。
法国是一个开放民族,几个世纪以来的宫庭贵族生三活导致人们在婚姻问题上的看法和做法比较开放,婚外情人、非婚同居现象也比较普遍,相应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特别是经济上的纠纷,不时唇舌交战于法庭之上。为了规范这种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前不久,法国政府公布了同居义务的有关规定。
日本民族良好的家庭传统以尊老爱幼、恩爱白头而著名。特别是日本妇女温柔体贴,爱家持家的美德深得世人的赞扬。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新一代年轻人在婚姻上的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女性文化程度提高,加之不愿意下嫁的心里作怪,单身女士的比例在上升,最近,一些职业女性又嚷“不愿意生孩子”,闹得被宠坏了的日本男人心慌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