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朱镕基治国的“新三铁”
- 改革没有停滞放慢
- 今年生产资料市场走势预测
- 国家统计局启动重要改革
- 医疗事故鉴定案例上升难度加大
- 从教育投入看依法治教
- 五万亿存款老百姓为啥不敢花
- 我国强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 《消法》5年换回17.8亿
- 堵住世行扶贫贷款流失“黑洞”
- 一次性“布筷子”问世
- 人骨买卖生意兴隆
- 民工活埋事件的背后
- “工薪”理财法:组合投资
- 公务员医疗补助程序将启动
- 提高手术费 降低检查费
- 上海降低部分药价
-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十 本 经 济 学 著 作
- 去年北京:40%市民重回教室
- 中纪委等直接参加调查督察重特大事故94件
- 大火去年烧“残”三千商家
- 綦江二+二项竣工工程停用
- 图片新闻
- 部分行政事业收费将被改变价格
- 我省清查过期失效药品
- 暖冬将持续30年
深圳一医院“偏门生意”做出名堂
人骨买卖生意兴隆
人体骨头也可售卖,许多人对此可能闻所未闻。然而,在深圳福田区人民医院,心脏跳动停止不超过12小时的死者的一副全身骨骼,售价高达10万元以上。
福田区人民医院早在两年前就涉足人体骨头买卖业务,并建立了人骨库。据人骨库负责人说,目前人骨库已经为全国40多名患者提供换骨手术所需的各类型骨头,经医生临床手术证明,病者植入医院提供的骨头,极少出现免疫排斥等恶性反应,并且在修复缺损能力和促进骨折愈合能力上,功效相当显著。这是因为库存入骨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以及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冷冻干燥。库存入骨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以刺激病人体内产生骨细胞,形成新骨,这是人造骨所不能比拟的。
人骨库的“资源”主要来自医院各种截肢手术切下的骨头,以及有人去世后把整副骨头捐出,作医学研究后所剩下的某些骨头。 (邸志坚摘自1月22日《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