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2月25日
憩心亭
04

商州的十五散灯

侯怀璧

商州农村的元宵之夜有一种独特的民俗景观,就是要在特定的地点、特有的器物上散放与之相类似的面捏泥塑的漆油灯,故名“十五散灯”。制作这种灯的材料是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粘性好、有立身的糜子、荞麦面和从地里挖来的质细、性粘的红胶泥。糜子荞麦面要揉搓得像街上捏面人的面泥一样绵而软,红胶泥拌搅得与陶瓷厂做陶器的泥一般柔而筋,使其有较强的可塑性方能做出好活来。至于捏灯的手艺活自然要由各家的心灵手巧者去做,且多系妇女。灯的形状和用料室内室外须有区别。室内的灯用面捏,其形状多似生活用具,如粮囤、板柜、水缸、锅碗、盆罐等;室外的灯用泥塑,其主要对象是马、牛、羊、鸡、狗、猪等家畜家禽。另外,还要作些园柱形的普通灯,以作屋外点用。灯坯子做好后,要给每个上边挖个小窠,插上棉扦,浇灌以加热溶化的漆油,待冷却后排列起来,以备使用。各户制作灯的多少,因家大家小、房屋多少而别。穷家小户数十盏就足够了。大家富户要做上百盏乃至数百盏。莫看做这类灯的人多是没文化的大老粗和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但其中却不乏技艺精湛者,他们做出的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称得上是一次民间手工艺术大检阅、工艺品大联展。

时当月出东山,元夜来临,人们便将这些面泥漆油灯连同其它采灯一并点燃,到处撒散。楼板上放盏圆形粮囤灯,柜盖上放盏长方形衣柜灯,水缸上放盏立体水缸灯,锅台案板上放上锅、碗、盆、罐、瓢、杓灯,以象征粮满囤、衣满柜、水满缸、面满罐,余粮万石,丰衣足食。妇女的小房要点上针线蒲篮灯,以取眼明手巧针工细好之意。庭院的马厩、牛圈、羊栏、鸡笼、狗窠、猪圈也分别放上马牛羊,猪狗鸡六畜灯,以表达人们企盼槽头兴旺、六畜平安之愿望。以至于门外的碾磨、井台、道路、祖坟等处也都得摆放。一时间,家家户户神龛前点的、大门上挂的、地上摆的、娃娃手里提的,玻璃灯,绸子灯,篾扎纸糊的灯,面捏泥塑的灯,室内户外,空中地上,角角落落,旮旮旯旯,到处是一片灯的海洋,火的世界。地上千盏万盏千姿百态的遍地灯与天上千颗万颗璀灿闪烁的满天星遥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上元花灯图,把春节又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元夜过后,人们把点过的面灯收拾起来切成细条晾干,可作二月二拌焖饭的尚好材料(因漆油可食用)。小孩子专拣那些泥塑的六畜灯作玩具,爱不释手。

日今,农民手头活了,街市上也可以买到制作精美、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以供元宵观赏的花灯,且会给人以一种新颖、新潮、新感觉。但它比之面捏泥塑的漆油灯却觉得少了几分古色、古香、古朴气。因而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有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每年正月十五饶有兴趣地和儿孙们一块挖胶泥捏灯。这大概是他们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抑或是让这一民间奇特习俗和手工艺术延续下来,不至失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