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伤心悦目
□文/忠耳
首先声明,现代汉语词典里并没有“伤心悦目”这个条目,笔者也历来反对生造词语,糟塌祖国的语言文字,可现实生活中, “伤心悦目”的现象并不鲜见,且举两例:
某乡领导为显示自己的“政绩”,大搞“路边工程”,建起了近百个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塑料大棚,全部采用不锈钢支架,每个大棚的造价都在万元以上。一眼望去,那赏心悦目的感觉,不亚于欣赏一件艺术品。于是,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接踵而至;于是,乡里的领导很快得到提拔……可当地的农民却痛心地说,他们既没有发展蔬菜生产的内在要求,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大棚建起来几年时间,里面还很少长过蔬菜,倒是杂草长了半人高。而建大棚的钱,有的是银行贷款,有的则是高利贷。自然,这建大棚的损失最终只有农民自己来“消化”了。
按照“中原航母”规划设计的中原制药厂累计投资达40亿元。同样因为决策者追求赏心悦目的“政绩”,从一开始就把市场规律抛之脑后,在建造过程中盲目参照“国际先进水平”,高价引进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工艺,几年下来,累计负债30多亿元,负债率高达226%。
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伤心悦目”工程的上马,除了大气候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则是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决策失误:一些心术不正的领导者为了“悦”上级领导之“目”,不惜“伤”老百姓之“心”,强行上马的。笔者曾听一位春风得意的年轻领导大言不惭地介绍他的飞黄腾达“经验”:不管哪项工作,只要能在评奖、达标中夺高分,我就不惜一切代价大干特干。真是难得的坦率。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只要能显示自己的“政绩”为自己的升迁铺平道路,那就可以不择手段,不管你老百姓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伤心不伤心。由此看来,出现诸如“大棚长草”、 “中原航母”等“伤心悦目”工程,并不在于“市场经济规律难以掌握”、 “在游泳中学游泳哪能不喝水”……根本原因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手握决策大权的人物,背离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也从根本上背离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也是老百姓坚决反对的。回想当年的“大跃进”和“浮夸风”,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放出的一个个“卫星”也是十分“伤心悦目”的,但最终不仅成了历史的笑话,更让全国人民深受其害,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谁都不会忘记那场甚于“天灾”的“人祸”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伤心悦目”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