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飞机城中“秦之声”
本报讯 西飞公司,每周两次的秦腔演唱活动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成了秦腔戏迷们销魂的时刻。故此,西飞秦协成立三年多来,常盛不衰,越唱越红火。
1996年西飞公司的秦腔迷们在工会的支持下,热热火火地成立了秦腔协会。从此后工余闲暇,戏迷们在万家灯火里起乐弄声,但见琴鼓师们有板有眼,演唱者声情并茂,陶醉于其中的观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使秦腔戏迷们越发乐此不疲。
为了提高演艺水平,他们常请西安秦腔二团、三团、省戏曲研究院和五一剧院的名演员、导演前来指导、手把手授艺,戏迷们利用业余时间听唱腔练身段,唱做念打由浅人深。三年300多次孜孜以求,从不间断的演练,使这些业余演员们技艺大增。西飞工会特地为他们拨款数千元,购置了胡琴、三弦、板鼓、锣钗等成套乐器,还特配了活动室,使这些演戏和看戏的戏迷兴致勃勃,忘记了酷暑严寒。
西飞的“秦协”便由此被戏迷们称为飞机城的“秦之声”,逢中秋节的赏月晚会、阎良区的纳凉晚会、文艺下乡活动,都少不了西飞“秦协”的捧场助兴,每年春节的文艺汇演节目中,也少不了秦腔段子,飞机城的“秦之声”在城区和附近乡村唱出了名堂,逢红白喜事也有人来邀秦协的演员去帮忙吹拉弹唱,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秦之声”唱红了飞机城。 (杨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