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非公”园地的“科技小花”竞开
商南县营造环境发展民科企业
本报讯 商南县支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6家,创产值450多万元,利税24.8万元,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营科技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诞生的“新生事物”。因其具有“国家不管投资、只管依法纳税、机制活、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等特点,自1993年第一家“民科”企业诞生,商南县就积极为其“培土、施肥”,帮助这株“非公”园地里的“小花”早日开花结果。按照县上制定下发的《发展民办科技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民科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开发、科技计划立项上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同样对待,享受国家和地方科技贷款、专款的扶持;享受减免税和技术职称评定等优惠待遇。几年来,工商、税务、金融、财政、科技等部门不断强化管理和服务,帮助为“民科”企业健全运行机制,理顺产权关系,收益分配关系,完善规章制度。认定核发了13个科技企业证书,坚持实行年鉴制度。
针对当前下岗职工无就业门路,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致富财路,商南县前不久召开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并研究制定了6条政策措施,使“民科”企业真正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的生力军。
(刘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