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珍惜“再生”缘
文/秋霞
人们常常向往未来,殊不知道造化在今生就已经满足了你——给了你一个不但长得像你,甚至连说话也像你,行走也像你,一切都和你惟妙惟肖的孩子。这是一次彻底的“再生”。因为,没有一个人能亲眼目睹自己的诞生,而你的孩子的诞生,就像你的“再生”。你的这次“再生”,是从你的孩子诞生那天开始的。
孩子不仅能使你再活一遍,而且能让你当一回上帝——你可以像上帝用泥捏人一样,随着自己的心灵塑造孩子。无论我们怎样破坏了孩子的童年,我们仍然是有理的。因为做父母的所有的错都是出自于爱,无论别人如何指责父母行为的不当,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是来自对子女的爱。
亲情是人间最根本、最牢固、最密切的关系,就连死亡也无法把它割断。它的美好能把尘世变为天堂,能把荒山变为果园。可是如果亲情出了错,它也会造成外人不能给予的痛苦。尤其是当这“错”出于“爱的动机”,那更是真正的人间悲剧。
看来,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为人父母者最要警惕的就是在爱的动机下伤害孩子。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想想我们那时对父母的要求,想想我们童年的“痛苦”,既然可以“再生”,可以再逆造一个“自己”,我们干吗不让自己重新活过,干吗要用种种失误给孩子带来不愉快甚至痛苦呢?
假若我们已破坏了孩子的童年,假若我们的孩子已经不令我们满意,做家长的能不能不再一味地要求、指责孩子,能不能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壮年……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读读这一段《傅雷家书》吧,这才是智者对孩子的爱,这才是敢于不用“爱的动机”来为自己的教育失误遮羞的智者。要知道,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不是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吗?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
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已经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的父亲总是在做父亲时忘了先生的教悔。如今的你我,只有一个孩子,只有一次“再生”。为做一个塑造完美孩子的好“上帝”,珍惜你这“再生”的“缘分”吧,将先生的教诲拾起,多读些《傅雷家书》这样的好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