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望着黑漆漆的夜空,我鼻子酸酸的,我何尝想这样做,我只想读书啊!
当过一次小偷
二十年前,我当过一次小偷,那是在我十一岁的时候。
我本不敢去当小偷,但是,我还是去了。原因有二:第一是家里实在太穷;第二我想继续上学。其实,所偷之物,不过为国有林中的竹子罢了,把竹子捆成小把,做成扫帚,便能卖钱了。
那是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瞒着父母,带了两块玉米面烙的“手掌”膜,同本村的叔辈们半夜动身去山上偷竹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到山峁上,我们先蹲在一边,听了很久望了很久,没听见护林人的脚步声,也没有看见灯光,这才心里踏实了,就放心去割竹子。
一会儿,我们就割了很大一堆竹子,叔辈们怕我捆不紧,背上不好走,就帮我扎紧,我倒背(竹子根扛在肩上,梢子拖在地上)着一小捆竹子,歪歪斜斜地下山了。
要把竹子背回来,必须经过山下的护林检查站。在距护林站不很远的地方,我们不敢往前走了,只得蹲在坡底,眼睛瞅着检查站窗户里灯光下的人影子。三九寒天,蹲着实在有点冷,叔辈们掏出牛皮纸,卷了旱烟叶,解困驱寒。我望着黑漆漆的夜空,突然觉得自己很可耻,我开始讨厌起自己来,天上众多的星星也好像在指责我,他们好似在说:“即使再穷,也不至于去偷啊!”我鼻子酸酸的,好想哭,我何偿想这样做,我只想读书啊!
隐隐约约听到鸡叫头遍了,检查站窗户里的人影不见了,叔辈们带我迅速地通过了检查站,又赶着进城卖竹子。怀揣着卖竹子得来的5元钱,我将它小心地藏在贴身的衣兜里,带着我欢快的心跳奔回了家。
后来,我上学了,参加了工作。村里的人渐渐地富起来了。
然而每次想起曾经的“壮举”,我心里就会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它就像剂剂中药,苦涩,让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 (王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