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逢上这样的主席是职工的福!”
——记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蒲城县工会主席郭培楠
本报记者 王仓盛
年初,在蒲城县工会采访时,工会的同志告诉我,郭培楠主席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而老郭只是点点头对我说,老王,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认识郭培楠时,他刚到工会。几年天气,在郭主席苦干实抓下,县工会工作有了大变化,连续4年是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先进工作县,去年荣获省工会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老郭勤于思考,不爱张扬,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他一到工会就很重视工会组织建设,并努力探索和改进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用他的话说,就是工会组织硬了,工作也就容易上去,职工也就会满意。几年来他年年都要搞几次工会干部的培训,学理论,学业务,还给各级工会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起一整套规章制度。县总坚持每月一次的工会系统联系会,及时了解各级工会的情况,探索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的办法。在建立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中,他同大伙一起跑企业,下基层。5年时间全县各级工会培训职工代表2168人,已建立的88个职代会和47个教代会,都能按期召开职工或教工代表会议行使职权。
郭培楠主席事事不忘为职工说话,真心为职工服务。他利用自己参与领导决策工作的特殊身份,积极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利益。每次开会凡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都爱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还积极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调解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用法律法规维权。1997年以来,县上先后受理的94起劳动争议案,全都结了案。基层调解委员会也受理调解了724起案件,及时地化解了矛盾和纠纷,有效地稳定了职工队伍。近年来,县上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艰难,职工生活困难。在老郭的督促下,全县建立了215户特困职工动态档案。县上还多方筹集资金,救济困难职工,对43户生活困难的省劳模更是特别关照,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
老郭走上工会主席岗位后,还有一个大动作就是建工运商场。1992年,为壮大工会实力增强为职工说话办事的资本,老郭带领工会同志,若干数日在职工俱乐部两侧建成了50间门面房。随后又花了3个月时间,改造了22间旧房,新建了24间门店,合并原建门店50间,形成96个门店共1800多平方米的工运商业市场。由于市场位置优越,1995年12月20日开业后,门店全部招商出去,除安排200多名下岗职工外,每年还为地方增加税收30多万元。从1998年12月以后,可收回一期价值30多万元的房屋,年收取15万元的房租金,县工会的思路和行动,给基层工会树了榜样。县城关供销社工会、工业品公司工会在行政的支持下,相继建成了东联商场、恒通百货商场,马湖粮站工会还办起了养猪场,均收到了良好效益。但老郭没有固步自封,“浅尝辄止”。前一向,他和大伙一起想办法,扶植县卫材厂工会,办起了溢香椽头馍厂,安置了多名下岗职工。现在,他又正和大伙忙死忙活,筹办县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
“家里有了一个勤快人,是一家人的福;一个县有了一个又勤快又热心的工会主席,是全县职工的福。”县上一些职工这样说道评价郭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