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地雷”知多少
现在的改革,已是摸着“地雷”过河。对改革者来说,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一年前,朱镕基上台时的一席话曾让无数中国人感慨万千:“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这个“地雷阵”中,没人知道有多少颗“地雷”,以及它们埋在什么地方。我们所知的,是朱镕基宣布的8颗“地雷”:
1、政府机构改革:减人头,少出粮。不做“吃饭财政”。
2、金融体系改革:各路诸侯,别再把手伸进来。
3、国企改革:“长子”要当“顶梁柱”。
4、粮食流通体系改革:把大窟窿堵上。窟窿多大?2140亿元!
5、住房制度改革:政府掏钱要掏个明白。
6、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再干“花钱买个不满意”的事。
7、投融资体系改革:谁花钱,谁负责。
8、财税改革:中央、地方要重新分“蛋糕”,中央财政要从28%切到60%,要占大头。
另有两颗名单外的地雷:金融危机和洪水。还有教育收费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车改革、棉花改革……样样让人不敢出大气,生怕绊着哪根索。
“地雷”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着“地雷”的绊脚索。在关注改革措施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关注改革的背后,亦即“地雷”的下面,是什么在连着这些爆炸品?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