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4月23日
头版
01

科索沃问题的由来

文/国政

自从3月25日凌晨北约第一次对南斯拉夫联盟实行空中打击以来,近一个月时间里,美国等北约盟国多次空袭南斯拉夫,使无数无辜平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到目前为目,还没有迹象证明这场旷日持久的空袭何时才能结束。由于北约的军事干预,使南斯拉夫科索沃的局势越来越恶化和复杂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那么,科索沃问题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

历史沿革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为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主要为塞尔维亚族人和黑山族人。

历史上科索沃曾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1389年,塞尔维亚民族英雄拉扎尔王子被科索沃的土耳其人打败,科索沃后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了400余年,其间塞族人被迫外迁,阿族人乘机迁入。1830年塞尔维亚侯国获奥斯曼帝国准许有全面自治权。1912年,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打败奥斯曼帝国,夺回科索沃,该地区并入塞尔维亚版图,科后来成为第一南斯拉夫公国的一部分。1945年二战结束,纳粹德军被赶出南斯拉夫,科索沃随塞尔维亚加入南联盟。也就是在这一年,约1万名阿族人与4万南斯拉夫部队为控制科索沃发生冲突,死伤惨重。60年代科索沃成为南享有较多自治权利的两个自治省之一,其自治地位被写进了1974年的宪法。

长期以来,科索沃阿族人中的分离主义分子一直要求成立“科索沃共和国”并与阿尔巴尼亚合并。科索沃的阿族人曾多次举行罢工和示威,甚至使用暴力冲击政权机关,同塞尔维亚当局发生流血冲突,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事件。整个80年代,科索沃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阿族极端分子闹事,科索沃的社会经济生活曾一度陷于瘫痪状态,致使南政府不得不多次在科索沃实行紧急状态。

1989年,塞尔维亚当局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部分自治权,使科索沃阿族人大为不满。

风云乍起

1990年7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解散了主张分裂的科索沃议会并收回了其自治权。1991年,科索沃阿族人举行了非法的“全民公决”,决定成为“科索沃共和国”,随后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和议会,并拒绝承认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任命的合法权力机构。激进的阿族分裂分子还成立了所谓的“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活动争取达到独立的目的。但包括对阿族人持偏倚态度的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均表示,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的组成部分,只承认其自治,不承认其独立。1992年,在前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阿族人同时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但除阿尔巴尼亚外,这个“新国家”至今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自1992年2月以来,科索沃地区一直冲突不断,局势日趋恶化。去年2月28日,科索沃的阿族分裂分子同塞尔维亚警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死亡数十人,科索沃出现危机形势。美国特使格尔巴德访问科索沃首府普里斯蒂纳时宣布,从人权和地区安全的角度看,科索沃问题不只是南斯拉夫的内政,而是一个国际问题。此后随着科索沃形势日趋恶化,西方大国不断对南联盟施加军事和经济压力,科索沃阿族分离主义分子势力也因此不断增长。“科索沃解放军”提出了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国”的口号。

美国插手

当南联盟和塞尔维亚特种部队开始围剿“科索沃解放军”时,美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当“科索沃解放军”受到重创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态度开始强硬起来。1998年9月23日,在美国及其盟国的策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科索沃的1199号决议,对南联盟提出了在科索沃停火撤军等6项要求。次日,北约发出了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的警告。10月13日凌晨,北约发布了对南联盟实施有限空中打击的动员令。然而,在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的极力斡旋下,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最后一刻与霍尔布鲁克就南从科索沃撤军问题达成了协议,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升级。10月27日,北约决定无限期推迟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的时间。

美国及其主要盟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已成为介入科索沃冲突的第三方。它们支持将科索沃成为南联盟范围内的一个政治实体的主张,试图使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取得合法地位。

冲突加剧

1999年新年伊始,科索沃局势就进一步恶化。1月8日,阿族武装分子袭击了当局的巡逻警车,当场打死3名警察,打伤4人。同日,他们还袭击了南斯拉夫军队运输车队,并绑架了8名军人。在美国特使希尔、欧盟特使佩特里奇和欧安组织观察团团长沃克尔的直接参与下,经过艰苦谈判,8名人质才于当月13日获释。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15日,南联盟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科索沃南部的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杀害警察的凶手时同阿族武装发生了流血冲突。南官方宣布,在战斗中,有数十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他们大都穿着“科索沃解放军”的服装。但第二天,欧安组织观察团团长沃克尔向新闻界宣布,经他亲自现场调查,发现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拉察克村“屠杀了45名手无寸铁的阿族平民,包括3名妇女和1名12岁的儿童,犯下了惨无人道的滔天大罪”。一石激起千重浪。美国和欧洲各国领导人纷纷谴责这一事件,安理会要求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面对外界的强大压力,南联盟政府态度强硬,塞尔维亚总统米卢蒂诺维奇谴责沃克尔散布谣言,制造耸人听闻的消息旨在为北约军事介入提供机会。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些被杀的人不是“平民”,而是阿族武装分子。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等6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外长在伦敦发表声明,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开始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2月23日,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第二轮和谈于3月15日在巴黎开始举行。由于塞族拒绝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提出的和平协议,第二轮和谈宣告破裂。

(摘编自《风采》周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