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光明日报》刊文认为
应重新评价孔子学说
/文摘
5月7日《光明日报》刊登姜广辉的文章说,应该给孔子一个公正的评价,对中华文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竹简。经专家的整理识读,引起学术界对原典儒学的重新认识和评估。《郭店楚墓竹简》有一篇《唐虞之道》,崇尚“禅让”,主张“公天下”,反对“家天下”,反映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还有《语丛》四篇,其中说“君臣,朋友其择者也。”“友,君臣之道也。”意谓君臣关系应是一种可以双向选择的朋友关系,而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
《郭店楚墓竹简》还有一篇《性自命出》,反映了原典儒学以“情”为本的心性理论,这种思想与后来从汉儒到理学的“性善情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完全相反。
郭店楚简所反映的是孔子之后一、二传弟子的思想,透过它可以反观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以此核心思想审察后世的“道统”说,便会对儒学传统作出新的诠释。
从今日的观点来看,懦学在先秦有许多人民性、民主性的精华。这种思想史的发展正是采取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这也就是说,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类似西方艺术复兴的性质,传统儒学沿着这个路子,本来可以诠释转化为一种近代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只是因为清人入关,建立了新的专制王朝,随即大兴文字狱,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未能得到顺利发展,儒家思想也错过了及时诠释转化的机遇,因而在近代一再为反动统治阶级所利用,从而受到进步人士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