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珍禽朱鹮首次落户巴山
本报讯 在我省巴山北麓的西乡县私渡镇河湾村山坡中部的针阔混交林中,近日出现了一对朱鹦在一棵约十四米高、胸径六十厘米的高大松树上营巢,并产卵两枚,双亲鸟轮换蹲巢孵化。这是继一九八一年五月在秦岭南麓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七只野生朱鹮群体之后,又在汉江以南距洋县县城近百公里的巴山地区新发现的朱鹮巢区。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世界濒危珍禽朱鹮,在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科技人员的精心管护下,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努力,朱鹮种群不断扩大。至去年底,我国朱鹮种群数量已达一百三十余只,朱鹮游荡活动范围已遍及城固、汉台、勉县、南郑、西乡等七个县区。这一对朱鹮去年二至三月曾连续在私渡镇河湾村活动半月有余,这儿有近千亩稻田,食物丰富,朱鹮觅食方便。今年三月下旬,这一对朱鹮又进入该区内活动,叼柴筑巢,四月下旬产卵,五月一日最后一次确认产卵两枚,目前正处于正常的孵化之中。
这一对朱鹮首次在巴山营巢,是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茅坪保护站刘高明回西乡老家休假时发现的,随之报告了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站上多次观察确认后,于四月下旬已派工作人员进入朱鹮巢区,进行昼夜观察监护。 (李斌 翟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