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的心理卫生
文/水金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同学们正在紧张地复习功课,准备应考,怎样才能考出最佳水平呢?下面谈谈高考期间的心理卫生。
、注意科学地用脑。临考之前,不少考生总是要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复习功课,用减少睡眠或文体活动的方法来增加学习时间。殊不知持续、紧张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会使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处于持久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就会失调,甚至出现衰竭情况。有的人会整天疲乏无力,思考问题变得缓慢,记忆力明显下降,看起来学习时间长而效率却很低。在高考前夕,加紧复习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定要有所节制,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二、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学研究证明,谁能在紧张中解脱出来,谁就会在考试中得到好处。因此,老师和家长不但要鼓励学生考好,还要引导学生作好种种思想准备,提高对高考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使考生们从过度紧张中解脱出来。考生自己也要正确对待考试,始终做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三、要增强自信心。临考之际需要考生具有敏锐的感觉、准确的记忆、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考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愉快的投入复习准备,高高兴兴地走进考场。特别是考试中碰到了难题,或某门科目考差了,千万不要紧张、焦急、慌乱或悲观失望。要沉着、镇静,以防过度紧张,而出现“晕场”和“怯场”,使考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