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困难,催出生的生机
——西安双佳公司落实“依靠”方针记事
1995年5月,刚刚成立的合资企业西安双佳高压电瓷电器有限公司,便面临着生存的严峻挑战:由于港方投资项目需要3年建设期,那么至少在3年时间内双佳公司依然必须以老厂分离出来的职工,以老厂的旧设备,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合资企业通常拥有的那种设备精良、管理先进等优势,双佳暂时并未具备。
但是,双佳人明白:合资,来之不易。虽然一时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生产极不稳定。眼看着材料买不回来,工资发不出,亏损不断加剧,员工们情绪极为低落。但困难催生出双佳人迎难而上的决心。
以总经理徐杜新为代表的公司领导班子,在客观冷静地分析后认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资金、设备等经济因素,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企业凝聚力等非经济因素有时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既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企业现有的经济因素,何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掘非经济因素的潜力上呢?
于是,“练内功抓管理,降成本促效益”的生产经营策略和以“整顿思想、整顿队伍、整顿作风、整顿纪律”为核心内容的整风运动,在双佳公司全面拉开帷幕。很短时间公司的面貌就完全变了样。昔日上班迟到早退,班中牢骚满腹、忙中偷闲的现象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支思想认识统一、纪律步调一致、工作讲求效率的崭新的员工队伍。
人心齐,泰山移。1996年,公司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67万元,成为西安经济开发区的纳税首户。
从困境中,从实实在在变化中双佳人体会到了凝聚力的重要性,从此在双佳,凡是涉及企业的重大问题,都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凡是需要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的事情,坚决按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的职权办,绝不含糊。这样,使企业的决策变成了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令双佳职工感到自豪的,还有双佳人对落实依靠方针的独特理解,即不仅要政治参与,生产经营上体现主人翁地位。还应在日常生活中突出主人翁地位。随着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公司主动为员工们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去年上半年,公司出资为每个员工办理了“职工安康互助保险。”公司行政还通过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将经营者、员工和工会三方的权力和义务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规范下来,使大家都“有法可依、有理可说”,徐杜新这位被评为西安市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的好厂长,只要遇上员工的“婚丧嫁娶”、“生病住院”、“文体活动”、“生日庆典”等,无论工作多忙,他总要抽时间参加。
有人不解,“这哪像合资企业,双佳公司比国企还国企!”
然而,正是这种“比国企还国企”的作风,为双佳公司赢得了人心,经过努力,生产中的“窑炉等毛坯”顽症得以解决,窑炉周转期为原来每月4个窑次增加到5个窑次,产量直线上升。百元产值制造成本由1996年初的76元降到1998年的52元。
还是这些职工,还是这些设备,但在双佳人们看到的是“今非昔比”的变化:产品顺利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产值合资前属亏损,到1998年则达到4650元,实现利润353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22.68万元,各项经济指标雄居全国同行业榜首。 (梁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