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十公开”救活了宝塔区纸箱厂
本报讯 延安市宝塔区纸箱厂领导一班人,3年来依靠职工走民主管理之路,通过实行“十项公开”凝聚人心,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家纸箱厂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丰足火柴厂”,曾为支持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该厂被迫于1992年停产关闭。次年在原厂基础上成立的纸箱厂,又因多种原因而陷于困境。当时厂里设备陈旧、管理混乱、产品无销路、职工工资欠发,但吃喝风却一度盛行,借业务来客一摆就是几桌。有一次,工人愤怒地掀翻了上好的一桌饭菜。1996年元月李振源出任厂长后,面临职工上访、个别人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严峻形势,及时地找出了症结。他从发动群众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人手,在干部选聘中实行民主评议、择优上岗,很快稳定了局面,恢复了生产。在此基础上,李振源等一班人在实践中又完善了包括资产出售公开、技改和设备维修资金公开、招待费公开、原材料购买价格公开、产品销售价格公开、选拔干部公开等“十公开”制度,有效地沟通了关系,化解了矛盾,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去年,该厂纸箱产量、产值、税利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在职工个人收入有所增加的同时,全部补发了厂里多年拖欠上岗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并在历史上第一次荣获区级文明企业的称号。(杨明洲李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