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铁机械化工程公司扭亏脱困实践证明——
公开出活力 心齐出效益
本报讯(记者桂子) 曾累计亏损847万元的西安铁路机械化工程公司以“深化民主管理、实行厂务公开”的契机,还职工应有的主人翁地位,大大激发了职工为企业解困扭亏的热情,三年迈出三大步。1996年至1998年完成施工总产值分别为1800万元、2700万元和5151万元,冲减历年亏损847万元,人均收入11692.82元,较1997年增长23.47%,跃出生产经营低谷。今年企业先后荣获总公司、分局先进企业和“红旗班子”称号。
1996年5月,该公司新班子上任时面临巨额亏损,债务重重,管理失控,人心涣散,企业有资产却没有资金,有投资却没有回报,有经营却没有效益。通过调研新班子成员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不能没有民主管理,领导的权力不能离开职工的监督。企业要振兴,就必须抓住凝聚职工人心这个最大的无形资产。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告诉职工,获得职工的支持和理解。与其让职工四下打听,不如提前告诉职工让他们了解明白。
结合工程单位特点,在抓好公司厂务公开的同时,把项目部的事务公开作为重点。对诸如工程单位分包、物资材料采购、民工费用清算、工机具购置等易出现问题且职工敏感的事项,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原则。为对桥梁工程分包,他们坚持从单价分析人手,逐个逐项从砂石料单位调查,到工时工序考察,反复比较讨论,确定合理价格并公之于众,既增强了各作业班的责任心和凝聚力,又消除了职工对分包工程的疑虑和猜测。
工资奖金分配历来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该公司结合项目管理到位,打破以往传统工资分配办法,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制定《项目部管理人员岗位工资试行办法》、《作业队计件工资实行办法》和《桥梁班包保责任书》等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按事务公开程序逐项落实公布。尤其是工资分配的公开,使大家心明似镜,干劲倍增。与此同时,他们在推行项目部事务公开的基础上,又在班组生产园地开辟班组公开栏,对5项主要内容定期进行公开,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该公司经理张增世告诉记者,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就是全体职工的凝聚力。而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企业凝聚力的最大激活点,能使企业达到“干群合力、同频共振”的境界。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公开出活力,心齐出效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主席刘枢机日前考察该企业后,对他们的典型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西铁机械化工程公司在扭亏脱困与厂务公开工作中找到了理想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