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03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 生命在于呵护 私奔的代价 图片新闻 十四岁少年进清华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
04

生命在于呵护

——陕西省汉中市22位逾百岁老人采访记

文·图/杨文渤

秦巴山区的一些奇异的生命现象常使我们激奋不已!

大山深处,随处可见嶙峋山石裂缝中顽强生长的苍郁老树。突兀拔起的崖壁之下,那些手指般细的茅竹可以掀翻压在头项上的巨石破土而出。千沟万壑里,深埋地下的一些藤蔓的根可以延伸数百米之外竟在山民的床下冒出绿叶……作为动物的代表,存量绝对珍稀,被誉为国宝濒临灭绝的朱鹮、大熊猫也在这里幸存了下来。

这里还有22位逾百岁老人

60年代,著名作家秦牧在他的散文集中曾描述过一个80岁的孙子因没听爷爷的话而被父亲打屁股的故事。这当然是个笑话。人活七十古来稀。百岁老人,那只是听人说过可没有见过的事。

完全不曾想到,在“国际老年人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开展的“关爱人生,敬老助老”活动中,6月,笔者与汉中分公司负责宣调工作的廖健同志,经半月时间跋山涉水进行的面对面摸底调查中竟在这里活生生地相继见到22位年逾百岁的老人。其中,男性5位,女性17位:105岁以上的6位,年龄最高的已达107周岁;城固县7位,居汉中市11县、区之首。我们惊奇地见到汉台区七里镇师家坪村生于1892年3月18日的冯守忠,和他生于1897年5月17日的老伴叶氏。经有关资料证明,这就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一对跨世纪夫妻。经查实,今年初《陕西日报》报道的省长寿冠军,生于1890年的洋县四郎乡冉家村109岁的高念梨(女)和南郑县城关镇姚家湾村108岁的宗义照(男)已于今年5月先后仙逝。于是,年107周岁的冯守忠便成为全省1999年长寿冠军的候选人。

 我们没有发现长寿秘诀

在对22位世纪老人的采访中,我们费尽琢摸,并在他们儿孙中间从性格脾气、爱好特长、食宿习惯、婚姻家庭、职业特点的诸多方面细细详问,却没有看到而今到处张贴甚至上了新闻载体的任何有关长寿的秘药良方,也没有发现什么长寿诀窍。

南郑县大河坎镇大河坎村104岁的胡秀莲,终生爱吃大肉并爱吃肥肉。她年已72岁的大女儿首素英介绍到,老母亲至今一顿仍可以吃下去半斤大肉,却从没得过肥胖症。见到她时,她的体重最多只有40公斤,显得清瘦但精神矍烁,耳聪目明。

性格开朗的城固县沙河镇郑家营村106岁的吴秀莲爱喝酒。听说采访她,高兴得给我们唱了一段陕南小调“你来我来坐一堆,说起世事好开心……”唱罢,让70岁的小儿子斟上一盅,“吱”的一声饮了下去,神态甚是潇洒。

汉台区汉王镇七曲村105岁的万世奎每天要吸几袋旱烟,一根长约3尺兼做拐杖的长烟杆用了50多年。还能喝酒,他很有点豪气的说:“80岁前天天喝二两,现在每天喝3盅仍不成问题。”

西乡县茶镇乡木竹村103岁的童贵春,25岁上妻子病亡,40岁上独生女儿出嫁,就这样单身78年、独居61年。城固县徐家庙镇竹园村101岁的杜桂珍,21岁时丈夫死亡,43岁时独生子死亡,花甲之年时刚满20岁的孙子也病亡了。一女不嫁二男的封建传统使她守寡80年。这两位老人,早年丧偶,没有幸福家庭。在巨大的精神痛苦里,在苦熬的长长岁月中真不知道是怎样挺过来的?

一生清苦得连生日都从没办过的洋县四郎乡流浴村104岁的周焕娃(女),曾疾病缠身40多年的洋县黄家营乡黄家营村102岁的刘冬花,在黑暗的旧中国饱受流离失所之苦,进入中年至晚年虽逢新社会,但又历经家族之间的诸多矛盾很少有安宁日子,但倔犟的生命依如崖畔山花,路边小草般枯荣不息。好在后人们没忘记自己的根,没有嫌弃她们,尽管从没奢望过人参、鹿茸之类,就是粗花淡饭也使生命的历程走了100多年。

22位百岁老人中有13位女性生养过10个以上的子女,原居秦岭深山现住洋县城内101岁的赵进莲、汉台区武乡镇王庄村100岁的邢秀莲都生育了14个孩子。生养这么多的子女,要付出巨大心血和常人所不及的艰辛劳动,但她们没有因此而累跨。

亚里士多德说:“生命在于呵护”

人从出生开始就一天天接近死亡。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非常珍贵。生命学家曾早定论,人的生命完全可以延续到150岁左右,关键在多方面的呵护。

对22位逾百岁老人的采访给我们留下一些延年益寿的启示:植被占44%,空气清新的汉中盆地使他(她)们得到良好生态环境的呵护。用众多老人们的话说:“几十年再没见过棒客(指兵荒马乱,土匪出没),世事安宁了。”新中国50年的政治稳定使老年人得到社会的呵护。老人们尽管性格爱好各异,命运经历各不相同,在饱经人世沧桑之后一个个视死如归,但他(她)们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习惯没有改变。大多至今仍为儿为女为孙为曾孙甚至为玄孙干着力所能及的事。勉县白雀寺乡小河子村101岁的张桂英,见到的当天正在缝补收麦子的编织袋。城固县崔家山镇草坝村102岁的徐四芳依然每天坚持喂两头猪。留坝县火烧店乡太子岭村103岁的姚武成仍独自上山植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来自自身的呵护。百岁老人毕竟已是风烛残年,说是活一天算一天这是真的。最重要的因素还在后辈的呵护。我们看到,22位百岁以上老人除两位孤身(但得到当地政府照顾)之外,其余全都在后辈的孝敬之中。在陕西省唯一的一对跨世纪夫妻冯守忠和叶氏的居室,我们看到老人花甲之年的小儿子冯树宾、孙承凤夫妇像经管小孩子一样的悉心照料。他们年年召集各地的104名直系亲属为老人办生日,并决心让老人的生命延续到2001年,创造出汉中有一对夫妻经历3个世纪的“吉尼斯”记录。

拥有大量的老当益壮者是一个民族强盛的标志。中国人寿在“国际老年人年”开展爱老敬老活动,正是基于此种认识。

 我省唯一的一对跨世纪夫妻:107岁的冯守忠和老伴叶氏。

城固县102岁的徐四芳天天坚持劳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