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21日
头版
01

适者生存

——从商业演变看市场竞争

本报记者 杨令青

最近,西安市商业领域冒出一种新的营销形式——仓储超市。它以其全新的运作方式,向传统的商业零售业发起了挑战。

只要人们稍稍留意,不难发现,每一种销售形式或商业区的出现,都是市场竞争、适者生存的必然。

9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得老百姓手里有了钱,但可供百姓们消费的大型商场寥寥无几,西安今天开元的前身解放商场、北大街商场、火车站解放大楼算是最大的商场。那时,一有人到上海等大城市出差,便有好多人找上门让带东西。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民生,唐城两个“大哥大”。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的“级差地租”效应,使两个处于黄金地段的“大哥大”,从投建时就决定了其高成本,再加上电梯、双制式中央空调、高品位装修等,因而商品价位高,成为“买心理感受”、“买环境氛围”有钱一族光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将其作为“火力侦察”点——看好自己所需商品,再到别的商店去寻觅。

这一现象,使得具有“商业眼”的有识之士抓住机遇,康复路批发市场诞生。它以其低廉的价格,倍受工薪族欢迎,生意非常火爆。紧接着涌现出东郊的轻工批发市场、和信电器批发城、西郊的土门批发市场等。

高档商品都在市中心的“大哥大”商场,价廉的商品都集中在批发市场。使得南郊的消费群十分不便,因而,秋林、太白、小寨、军人服务社“四小龙”升腾,以其货真价低的优势,将前往民生、唐城等方向去的消费群“截和”。

为争夺顾客,各大商场服务员过分热情,你在柜前刚一驻步,立马有营业员堆着笑脸问:要啥。话音未落,一件件商品已送到你眼皮底下,反而使顾客望而却步。这种情况下,开架售货,顾客随意观看挑选的专卖店,超市应运而生。它虽说在买卖上给了消费者非常宽松的环境,质量绝对保证,但价格却不便宜,拿“康师傅面霸”来说,超市3.5元一碗,外面小店3元一碗。

虽说康复路、轻工市场等地东西便宜,但是其质量无保证。特别是康复路批发市场,由前几年的极盛逐渐走向衰退。

真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无奈,廉价有廉价的尴尬。为争夺顾客,各商场用尽打折、抽奖、买一赠一等手法,无硝烟商战愈演愈烈。

此时,大型仓储超市乘机而入。它采取大批量商品直接上架,不用库房;开架无柜台售货,雇用员工少;全部商品均条码显价,无假货,因而,它在购物环境上既有民生、开元的“富贵”,在商品价格上又有康复路、轻工市场的低廉,一出“世”就“气度不凡”,立即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然而,谁能知晓,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它不会被再出现的什么新的营销方式所排挤? (题图摄影郭玉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