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九天银河落陈仓
宝鸡电力事业发展扫描
谁能料到被誉为西部“名珠”的陕西第二城市宝鸡,解放前只有600来盏灯!仅仅50个春秋,这个城市和这片古老的土地被勤劳的宝鸡人民建设得如诗如画。
自19世纪初叶电业问世以来,给人类带来了无穷财富和无限幸福。然而,这个宝贝1938年在宝鸡才受到钟爱。当时只有一台33.6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电压为380伏,仅供火车站和中山街照明,灯线连起来不过5公里。据“老宝鸡”讲,那时220伏灯泡只有一半光,如同萤火虫闪亮。人一不小心就会碰上街道中间的木头电杆。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电力与曙光同辉,宝鸡有了自己的电厂。在2500千瓦发电机6千伏电压的基础上扩建、升压,1958年10月,以35千伏输电线路开始向县上供电。之后迅速扩展,4年间已供电至秦岭深山的凤县。接着,解决了麟游县用电。从此,宝鸡电网覆盖了全市12个县区。
宝鸡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在日新月异地变化。50年代中期,工业用电大户仅有宝鸡石油机械厂、宝鸡卷烟厂、裕民水泵厂等20多家用电户。70年代初,工业和居民用电有13000户,80年代有32000户。现在,工业用电户已达3.7万户,年用电量28亿千瓦时。宝鸡不仅是我国通往西北、西南的枢纽,而且,宝鸡电网也是西北电网的枢纽。负责电网运行的宝鸡供电局也成了遐迩闻名的全国一流供电企业。
入夜,即使在远山僻壤的麟游,也仿佛进了不夜城。农家窗口,灯光闪烁,好似夜明珠一串一串,老远传来他们的笑声和歌声。宝鸡市的夜景,更如同人间仙境。大厦高耸林立,无数盏灯象爆布飞泻半空。宽阔平坦的经二路,灯火辉煌,犹如繁星撒落,更似九天银河流淌!
半个世纪前,送上和断开电源靠的是人工推拉线具,既慢又麻烦。现在,靠电脑遥控,远方就可操作。倘若有故障,即刻倒换运行,双电源供电,用电可靠率达99.98%。富裕起来的百姓,着手建设家庭电气化。目前,宝鸡已有东岭、茹家庄和益门新村实现了电气化,涡流电灶进了农家,农村用电开始了新的革命。
蓬勃发展的电力事业推动着社会前进,而这,仅仅是新中国50年成就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