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耕耘创佳绩 乐于奉献振雄风
—记陕西省路侨工程总公司第四工程公司
陕西省路桥工程总公司是陕西省唯一的一级公路施工企业,第四工程公司是总公司所辖的桥梁公司,组建于1994年。多年来,从内地到沿海,从沿海到西北边陲,四公司完成了数十座大中型桥梁工程的建设。今年又承担洛川石家庄大桥,铜黄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耀县高架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吕小寨立交桥等陕西公路建设重点项目的施工
四公司现有职工72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5人,技术工人376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350套,固定资产2100万元,年施工能力1.5亿元以上。
言传身教的好带头人
四公司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转战南北,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为祖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做出贡献,就是由于他们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班好的带头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九七年八月份到四公司任党委书记和公司经理的宋绪斌和刘存海同志。为了企业的发展,他们勤于耕耘,乐于奉献。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公司党委书记宋绪斌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是八十年代末我省交通系统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又是全国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经理刘存海年富力强,参加主持过陕西省好几座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的建设,曾获得过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两位带头人,一位是行为科学的表率,一位是自然科学的尖兵,两位黄金搭档共同撑起了路桥四公司发展的风帆。
两位领导到任后,首先对自己约法三章:不以权谋私,不贪不占,不搞特殊化。在班子内部求同存异,发扬民主,不搞山头,不任人唯亲。凡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都由党政班子集体决定,从不搞“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上任初期,俩人利用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公司三个建制队及所属各处工点,摸清了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分析认为:四公司三个建制队有两个队基础管理薄弱,有的无章可循,有的有章不循,制度流于形式,职工思想比较混乱,队伍不很稳定,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经理刘存梅首先提出以“推行工地项目管理负责制”为突破口,以抓制度建设为重点,经公司党政会议研究,决定分批向两个基础管理薄弱的工程队派驻工作组。一方面宣传十五大精神,抓职工思想教育,一方面协助指导基层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并进行项目承包试点。经过三个多月深入细致的工作,两个基础管理薄弱队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工地项目管理承包责任制也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生产气象和职工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经过抓基础管理和十五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当时较为落后的第八工程队跃人公司先进队行列。担任绕城项目经理后,刘存海同志凭借着知识的优势,超前的思维,严密的管理,务实的作风,处心积虑和管理七个施工队。他既是四公司经理,又是绕城项目经理,对该项目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对大小事情的决策,他从不独断,凡公司的重大事项,他都要召集班子成员集体决定,凡项目的重大事项,他都要召集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各施工队领导研究决定,每周一次的生产调度会,每月一次的党政班子联度会,他都要亲自参加并发表意见。作为行政一把手,他民主的作风,带给班子团结和谐的气氛。
为加强对铜黄线耀县高架桥项目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公司党政班子决定,机关科室主要力量搬迁到铜黄顶目办公。党委书记宋绪斌、经理刘存海、副经理李怀东等主要领导常驻工地。宋绪斌书记在该桥开工前期为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排除当地村民的干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常常为协调环境问题不能按时吃饭,不能按时休息。三队干部职工说:耀县高架桥之所以能顺利完工,进展迅速与四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宋书记的有力协调是分不开的。正当耀高桥轰轰烈烈大干时,四公司又接受了210国道洛川石家庄抢险工程。这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的施工项目。面对交通厅、公路局、总公司领导的信任,宋绪斌书记毅然挑起了项目经理的重担。并向各级领导承诺,一定按期完成抢险项目。担任项目经理后,从施工组织设计到环境、资金、安全、质量、进度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关键时刻,他在工地一蹲就是十多个小时,同职工一起顶寒风,冒酷暑,披星戴月,雨淋日晒。为了推广新工艺,加快工程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一道道施工难题。在他的带领下,四公司在洛川石家庄抢险项目打了一个漂亮仗。到四公司工作两年来,尤其是担任洛川抢险项目经理以后,他很少同家人团聚,几乎没有休过星期天。他一心为了工作,可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全然不顾,经检查,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可常常为了工作,贻误了病情。他的生活实在太俭朴了,一个馒头夹咸菜,一碗面条一顿饭,这就是他的常年食谱。不论是在机关,或是下基层,他常说:“有一碗面条就行了。”他严于律己,却宽以待人,不论班子内部成员还是职工群众,只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尽可能帮助解决。他平易近人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灵活经营的思想,果断决策的能力,在四公司有口皆碑。由于其综合领导能力,最近又调任三公司经理。
正因为有一个好的党政带头人,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气氛融洽。近两年来完成任务居总公司前列,到八月底,又超额102%完成了总公司年初下达的计划产值。第四工程公司多年来先后参加修建了广深北线南沙高架桥,渭潼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所有大、中及立交桥,铜黄一级公路第六合同段耀县高架桥、210国道洛川石家庄大桥,乌奎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马奎线呼图壁大桥,洛三线第五合同段所有大、中桥及立交桥工程桥梁八个大工作面和路基四个工作面同时组织施及西安绕城北段H标段吕小寨立交桥等重点工程项目。所完工程均为优良工程。
该公司作为陕西的路桥专业施工队伍,始终坚持双文明建设一起抓,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优质高效”的企业精神,培养了一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近年来,在党委书记宋绪斌、经理刘存海的带领下,发扬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各项重点工程项目中不断为公司增添新的荣誉。在八月二十日竣工的210国道洛川石家庄大桥抢险工程中,按常规需要至少一年半完成的项目,由于管理有方,措施得力,各方配合、大力支持,工地昼夜施工,职工顽强拼搏,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我省目前同类跨径最大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在九月三日合拢的全长2817米的目前西北地区最长的铜黄线耀县高架桥,从开工到合拢,仅用了一年零八个月。比合同工期提前一年贯通。承担该桥施工任务的该公司第三工程队,是总公司多年来的“先进集体”,曾荣获过省交通厅“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是路桥队伍中专打硬仗的佼佼者。三队在该桥创下了87根/月灌注桩的好成绩和全桥380根桩基无断桩的路桥记录。该队在施工中大胆优化技术方案,改进工艺流程,加快了进度,保证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达到把吕小寨立交桥建成“国内同期同类工程的先进水平”,的质量目标,该公司接受任务后,组织成立了绕城项目经理部,下设七个专业施工作业队,分别负责不同部位的构造物及路基工程,同时进行施工。投入劳动力8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8人、辅助管理人员56人、技术工人及普通工人702人,投入主要设备包括砼拌和站4个(包括拌和楼8台)、汽车输送泵3台、砼运输罐车6辆、ZL40—50型装载机10台、W460C等型挖掘机4台、850型平地机3台、轻重级压路机8台、自制架桥机1台、碗扣式钢支架1200T、新加工钢模板(包括墩台、连续梁现浇和大梁预制模板)148T、全套钢筋,水泥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和施工设备,以赢得建设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为了保证每个项目实现优良工程的目标,该公司还成立了以项目经理刘存海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工程队现场技术员自检,经理部工程部复检,项目质量主管验收的内部三级质量自检体系。紧紧抓住影响质量的人、材、物、工艺、环境五个方面的因素,围绕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合同文件、监理指令四个依据,坚持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产品验收三个间断性的质控方法,按照“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两个原则,确保一个优质目标的实现。在吕小寨立交桥已完成的424根水下灌注桩,经西安公路研究所质量检测,合格率100%。七月份率先在全线现浇主桥一联,受到项目组的通报表彰。目前已现浇上部箱梁五联688米。
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该公司在总公司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为陕西和全国的公路交通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近年来,党政一把手为了工作,常年奔忙在项目上。班子其他成员各把一个项目,与职工同甘共苦,他们以工地为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美好年华。副经理、高级工程师李怀东,50多岁的人了,常年坚守在工地,奔波于耀县高架桥项目与新疆乌奎线项目,副经理白宝强,担任洛川石家庄抢险项目副经理,一年来很少与家人在一起过个团圆的节日。职工身上有多少汗,他身上就有多少汗。副经理张安勤,主管绕城项目,基础施工时,他昼夜守在井旁,主桥现浇时,他寸步不离现场,副书记赵东升,兼任公司洛三项目组长,在环境差,设备少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率领职工艰苦奋斗,想方设法,完成任务。有的职工为了工作,婚期一拖再拖,有的职工轻伤不离岗,有的职工,拔下输液针头,就往工地跑。这一幕幕感人肺腑的事例,层出不穷。目前,洛三线、绕城线项目都掀起了大干一百禾的劳动竞赛高潮。全体职工决心在重点项目施工中,打出四公司的声誉,为陕西路桥增光添彩。 (徐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