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土路(散文)
冯积岐
我是踏着故乡的土路长大的。
故乡的土路意味深长而曲折;故乡的土路魅力无穷,它无拘,无束,漫长却不苦闷。
和柏油马路相比,故乡的土路显然是一条窄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弯就弯,想屈就屈,河到了,路不断;沟深了,路也深。走在故乡的土路上使人觉得很放心,从来不会产生绝路的感觉,永远觉得有路可走。
生气勃勃的庄稼夹出一条路来,像似庄稼人丢在地里的腰带,眼一抬,还稍稍地宽一点,顺着腰带寻去,就慢慢地窄,窄,窄成一条线,那线如被风折断的白烟,在广袤的田野上淡了,再淡,然后,就抹去了印象,只留了想象的空间,使你的脚步不由得勤了点,撵着那想象而去,去看那丰富处究竟有多丰富。
故乡的土路是田野上的巷,它将村庄、田地缀成一个永不凋落的叶片儿,支撑着大地的生命。故乡的土路是田野上的动脉和静脉,把血液输送给大自然的心脏。
走在故乡的土路上,脚下很窄,眼目却极宽。静卧的山峰,返青的小麦,团团的村庄,伫立的树木,红墙屋檐,烟直天蓝,淡处淡,浓处浓,我不仅能读到一幅景致,而且能读到自然界的一条法则,这条法则不可言传,说不清,道不明,只在我的感觉中,使我亢奋。走着走着,忽然觉得故乡的土路像高跷一样,将我一跷,我被跷到了极高处,向下俯视,忧郁的心境于一瞬间变得悠然,旷然,坦然。
我初次学步,就走出了城堡,走上了故乡的土路,在那条土路上,我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这样跌,爬;爬,跌;故乡的土路教会了我走路。
雨过天睛,我就和乡亲们一起走出了院门、走上了故乡的土路。乡亲们站在麦地畔,捋几穗麦子,看看成色,将喜和忧从心里流出来,流在了脸庞上。我跟着乡亲们从这条路走向那条路
当然,故乡的土路毕竟是坑坑凹凹的,也不端直。在故乡的土路上行走,要比走宽畅的大路费力得多。但是,走在故乡的土路上,我的心境是平和的,失去的是汗水和力气,得到的是奋争之后的痛快。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宽畅的大路倒生了几分畏怯,畏怯它的端直,端直得使我觉得寡味;畏怯汽车扬起的尘土,它脏了我的面容,似乎给心上也蒙了一层垢痂;畏怯那样式不同的大车小车。人一辈子如果走在那条端直的路上,一辈子坐在那匣子似的车里,生活还有什么情趣呢?
故乡的土路从小就培养了我的乡村感情。故乡的土路是我漫长的童年不可缺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