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02日
社会新闻
02

“养壮一棵树”也好

近年来,一大批知名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举步维艰,甚至纷纷落马。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盲目多元化。

巨人集团原本是靠生产计算机汉卡发家的,1994年推出了“脑黄金”为代表的保健系列,一炮打响,很快将巨人推上事业的顶峰。这种胜利使巨人领导人几乎什么都想干。1994年计划拿出12个亿建70层的“巨人大厦”,由于所需巨额资金供应不上而建建停停,成为倾斜了的“胡子工程”,最终把原来好端端的巨人集团拖进灾难的深渊。事后总裁史玉柱痛定思痛地反思:“1995年我们脑黄金取得了成功,后期产品不应跟得太快太多。现在看来,一个企业要有个性,不一定都要搞多元”。

相反,科龙集团十分强调专业化,只生产冰箱,发誓不涉及其他领域。1996年,科龙在海外从股票上市中拿回21亿资金,很多人建议“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但科龙坚持把20亿全部用于专业性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上,使其成为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巨人和科龙的发展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慎搞多元化。业精于专而毁于随。对一个企业来讲,如果把有限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和时间集中起来办一件事,往往事半功倍。否则,四面出击,八方应付,必然力不从心,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全败。

事实上,多个企业都有其科技、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强项。要求得生存,就必须在众多的产品比较中,集中优势“兵力”,实现优势产品的定位,进行专业化经营,然后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提高效益和效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满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