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器的追求
文/成培德王维君卢挺
史可器,何许人也,说起他使人从名字上先联想起一些遐想来,长辈给儿女取名,总寄予一些期望和梦想。可器,可成大器也,亦或可造机器也,反正,今天的史家后辈史可器的确也成了大器,而且还是靠机器成了大器。好了,闲言少叙,今天我们在这里要说的就是西安市旋播机厂厂长史可器。
史可器的成就在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环境,不然,可以设想,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如何走出庄稼地去在机器制造的这个领域内有所作为,而且大有作为呢!这一点,史可器有言为证:“感谢党的好政策,我赶上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好年代。”
最让史可器露脸的是两个轰动性的新闻,其一,国家主席杨尚昆曾把史可器所在厂的“亚澳”牌旋播机作为国礼送给墨西哥。其二,在天津静海举办的“全国农机夏收夏播演示会”上,当“亚澳”牌机具开进农田,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覆土、填压作业的演示后,一位法国农机专家被惊讶:“我搞了几十年农业机械,还没见过性能如此好的农机产品!”
仅此,我们就可对史可器的能力和水平有所了解,但这仅是点滴而己,欲知详情,请看下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上面讲到的“亚澳”牌农机具,就是西安市旋播机厂生产的,它的发明人就是该厂厂长史可器。这家位于陕西户县的农机具制造厂的主人史可器就是该县东韩村的普通农民。
史可器今年54岁,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因了他心灵手巧,学啥会啥,干啥成啥,被乡亲们誉为“大能人”,他当过拖拉机手,机器被他摆弄的百依百顺,进而又成为农机修理的“土专家”,村里为了发挥他的优势,办起了农机修理铺,一次人们把一台被认为是破铜烂铁的拖拉机送过来试其本事,结果,一堆破铜烂铁居然轰响着驰骋于田间地头,人们折服了。史可器的名声从此大振,不少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修理铺也名声鹊起,客户排起了长队。史可器被邀登上了户县第一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的讲台,结果是轰动当时当地。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机因为属于大宗生产资料,集体不爱,个人不及,给农机维修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冲击,史可器陷入了彷惶之中,干下去有否前途,不干又不甘心,这时他看到一则报道:美国一对夫妻种植了1000亩庄稼,每年还有大量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旅游,为何如此,原来是农业机械化起了作用,是农机具给他们赢得了时间。真是打开窗子才知天地之大,走入境界才知世界奇妙,史可器从这一天起突然似走入一片新天地,豁然开朗,身为终身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他体会到,落后的农机具将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农业的现代必将是先进农机具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一位农民说:“小四轮拖拉机只能搞运输,农忙季节因没有配套机具而派不上用场。”史可器猛然顿悟,中国有12亿人口,8亿在农村,吃饭问题是大问题,农业生产永远是第一产业,如果能研制开发出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那市场,那前景将会是多么诱人的。
现在是修,要提高到造的水平谈何容易,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史可器而言,是比登天还难,但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史可器便属于有志者,没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础,他就晚上自学机械制图,白天蹲在机器旁画图做笔记,那些时日,他的每顿饭几乎都是在机床旁吃下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他终于先后开发出40多个零部件,终于研制出了能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旋播机,为今后的成就奠定了腾飞的基础。
四分天下有其一
全国有100多家旋播机生产厂家,为了取经史可器先后用35天时间,足迹遍布江苏、山西、上海10余家国有专业化生产厂家,经调查研究得知,厂家虽多,但真正有气候的也就是连云港、上海、南昌三家,被称为旋播机生产的三家一统天下。返厂后,这位心劲特强,韧性十足的汉子便有了自己的宏图大略,他要变“三国鼎立”为“四分天下有其一”。他敢想也敢干,走上了一条创业的不归路。
目标一但制定,便是永无反悔的荆棘之路,史可器回厂后,率领厂部一班人,买资料,抓自学,干白天,熬黑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研究开发出了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旋播机,并一次性试验成功,并立即投入批量生产。
当史可器抱着一沓材料赴省市两级主管农机的科研部门申请专利时,对方惊讶了:“我们才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研究课题,你就来搞鉴定了。”真是“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该产品的迅速成熟并没有使史可器止步不前,他又不断改进,又增加了施肥、开沟和开发了旋播施肥机系列产品,改进了旋耕刀,使刀具耐硬性和碎土性更强,与同类刀具比可省工30%以上;研制的排种舌,有效地降低了种子的破碎率,节省种子30%以上。此外,史可器研制的精量旋播机和玉米播种室,均获得了国家专利,真正实现了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追求永无止境。经过史可器和他的西安旋播机厂的多年不懈努力,如今他们生产的旋播机已能够与国内12—100马力的各类型号后动力及侧动力输出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3大系列40多个型号的产品配套,具有旋耕、播种、施肥、覆土、镇压、拖平等一机多具,一机多用之功能。与其它农机具比,不仅投资少,而且功能强之3—4倍,从而实现了:“配套最广,功能最全,国内质量最好”的三最方针。
1996年,农机行业全国评比,全国共产生了七块金牌,该厂名列金牌榜第一;1998年全行业产品销量又列第三,顺利圆满地实现了全国旋播机生产厂家“四分天下有其一”的梦想。
农机行业勇争先
有了前期的奋斗经历,又有了今天成功的辉煌,史可器和他的西安旋播机厂对未来又充满了憧憬。明天靠什么立足,明天靠什么取胜,史可器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昨天的创业之路和今天的成功业绩与科技密不可分。创业时,他自己就是靠自学铺就了一条路,成功时也是靠组织职工刻苦学习,长期钻研,群策群力才出了成果。如今,他更加注重职工科技知识的培养和教育。
史可器先后将8名文化基础较好的青年职工送到高等院校深造,还先后从大专院校聘请了25名毕业生进厂,又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定期来厂传授技艺,目前全厂270余名职工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1%,全厂30余名管理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6人。就连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成为他们密切合作的伙伴,在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得到了不小的指导和帮助,使企业获益匪浅。
在农机行业勇争先,史可器意识到,个人的才智还是有局限性的,他想把全厂每一个职工的聪明才智都充分调动起来,为此,他设立了“发明、革新”等10多个奖项,据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仅1998年,全厂34名职工提合理化建议82条,不少被厂里采纳,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史可器遵循“不开发则已,要开发就开发技术领先的超前产品”的思路正是他立足“农机行业勇争先”宗旨的最好诠释。就在今年3月,他们还开发出了新型旋播施肥机,既解决灭高茬问题,同时又提高了播种的均匀度,经国家农业部农机总站鉴定,八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
史可器的创业、成业、争先三部曲终于实现了,党和国家,政府和人民对他的贡献予以了充分肯定。企业先后被国家科委评为“专利工作者先进单位”,获得了“陕西省科技示范单位”和“西安市青年科技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亚澳”牌旋播机系列产品分获“西安市名牌产品”、“中国实用新技术成果会金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农机局“质量信得过产品”等20多项荣誉。史可器本人也被授予西安市人事局“开发人才智力先进工作者”,国家科委“全国星火优秀企业家”、“八五全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史可器还于1992年被授予“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创业是辛辛苦苦的,荣誉却也是沉甸甸的,当荣誉和鲜花纷至沓来之际,史可器和他的西安旋播机厂又面临着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下一个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宏图将尽情舒展,史可器和他的企业将会拥有一个大有作为的空间,我们预祝他们的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