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16日
头版
01

铜川迈向生态城市

本报讯 最近,铜川市在全国668座城市中,率先提出把铜川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繁荣、富庶、整洁、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开始分步实施。

历史上的铜川,与杜甫笔下是一个“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的贫穷小县。新中国诞生之后,国家建设急需煤炭、急需水泥,铜川便开足马力,超负荷地运转。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空气严重污染,水质严重恶化,成了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近几年来,铜川关闭了市区的煤台,搬迁了高污染的企业,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实施绿色亮丽工程,蓝天白云又开始露面,青山绿水也重新出现。于是全市人民又有了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梦想,决心把铜川建设成“生态城市”。

在建设“生态城市”定位之后,根据新市区和老市区不同的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针。新市区在建设之初,就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如今,城市道路所到之处,便有百米绿化带紧紧相随;大楼崛起之时,便有精心设计的绿化园区悄然兴起;城市居民小区建成之后,便掩映在绿地林木之中。仅1999年城市绿化建设便达到60万平方米,今后每年绿地面积将以50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目前新区正在筹建百亩牡丹园、百亩菊花园、百亩柿子园。而老市区也将随着改革的步伐,实施“退建还绿”工程,逐步加大绿地面积,利用已实施的翠屏工程,对市区直观山坡和支毛沟进行绿化,最终把老市区建成一个青山和绿树环抱、清沏的河水穿流而过、绿地和林木连片点缀的城市。

西部大开发,给铜川又一次绿色的启示:铜川优化煤炭、水泥、铝业、陶瓷等支柱产业,以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迎接高新技术的商机。南部重点发展银杏、花椒等药用植物园区;中部大力发展苹果、梨、桃等各种果树,建立优质苹果基地;北部重点种植经济林,发展大面积的草场,建立林牧基地。我相信铜川“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景象一定会到来。(薛海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