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04日
维权之页
03

从下岗职工到饭店老板

紫阳县城各色酒店餐馆鳞次栉比,但座落在县城西关的“王阳餐馆”却在顾客心中留下深深印想。这个餐馆没有招徕广告,没有歌舞小姐,只有规范服务、合理价格和令顾客垂涎的风味菜肴。老板赵康林,今年35岁,中等身材,从下岗工人变成风采可人的个体老板,赵康林讲述的不仅是坎坷的发展史,而是时代大潮中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

赵康林下岗下得较早,是八十年代末吧。那时,赵康林已结婚成家,闲呆在家无事可做,终日焦燥不安。 1993年,他贷款1万元,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镭射放映厅,但由于内部不团结,经营不善,不到1年便关闭,赔进去1万多元。那段日子对赵康林来说可说是内外交困,银行催还贷款,妻子生病住院,儿子又刚出生,万般无奈连电视都卖了抵债。赵康林不相信命运,坚信“在哪里跌跤就在哪里爬起”是至理之言。当他听说四川人开的“王阳餐馆”要转让时,便东贷西借,凑了7000元买下餐馆,不到半年就把生意局面打开。当时县城酒店餐馆,竞争十分激烈,他认为,市场竞争不以降价为英雄,而是靠文明的服务和优质的菜单品种取信于顾客。凭着这种经营理念,餐馆生意越发兴旺,顾客预订电话不断,许多人过生日或是结婚都是在“王阳餐馆”摆宴。这时候,有人劝他将“王阳餐馆”更名,他摇头说:“为了个人情面而砸了老牌子,顾客会失望”。紧接着,他又送2名厨师到四川学习烹调技术,开发出紫阳传统老席“三转弯”和“豆腐宴”,时刻备有野味和风味菜肴,供本地和外地顾客品尝。一位来考察紫阳板石的德国人慕名来到“王阳餐馆”,专门品尝“三转弯”席。当看到席上那一盘盘用腊肉作料,精心烹制的菜肴时,这位德国人把大拇指竖得老高,连声说“OK,OK”!

(琚勇刘全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