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21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拼搏奉献树丰碑 “隧洞铁军”威震川西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隧洞铁军”威震川西

——铁一局五处安康分处四川凉山州大桥水库工程建设纪实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桥水库建设工地,提起铁一局五处安康分处项目经理部,人们无不钦佩之至。他们不仅在该水库项目中打出了铁一局的威风,而且创造了同等条件下引水隧洞开挖进度的全国纪录,使铁一局这个全国建筑行业赫赫有名的“隧洞铁军”的名声更加响亮。

大桥水库工程属综合水利水电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拖乌区大桥镇境内。工程总投资11.4亿元,建成后库容为6.8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万千瓦时,并成为周围几个市县引水灌溉的水源。

铁一局五处安康分处承担三标段引水隧洞开挖任务,隧洞全长达6533.58米,铁一局项目部承担其中2020米开挖衬砌工程,工程形式为圆形,开挖直径6.3米,衬砌后直径5.1米。另外他们还承担放空导流隧洞684米。承担工程造价6000万元。

该项工程施工单位为安康分处一公司,该公司现有职工178人,技术人员的比例是5.5%,初、中级技工115人。其中总工1人,工程师1人,本科文化程度的3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中专文化程度13人,高中文化程度21人。整体队伍技术含量高,整体素质好,而且35岁以下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3%,46至55岁的职工仅有19人。整个队伍趋于年轻化,充满朝气和活力。

他们于1993年10月份开始进行放空隧洞施工,于1995年6月竣工,已投入使用。引水隧洞从1995年元月开始施工,到1999年11月主体工程已经结束,现在进行后期工程施工,全部工程完成在即。

该项工程的施工难度非常大。水库位于四川西部大凉山地区,这里彝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当年中央红军爬雪山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地处地理上东西大断裂谷之间,属高地震带,每天都有多次地震发生,使得工程区内岩体风化程度加剧,开启性裂隙和强风化程度,造成地下水活动加强,大大降低了岩体完整性和均一性,降低了岩体整体强度,并给地下水附存和运移提供了空间和通道,呈滴水至线流状态,部分地段呈涌流状态,修筑工程非常困难。50年代前苏联专家曾断言这里不具备蓄水条件,隧洞更是无法开挖。因为经过无数次地震的挤压,这里的岩石已十分松散,放炮后即成块砾状,有的遇水即溶成糊浆,极易造成塌方。而这里的地岩水又十分丰富,仅隧洞内渗漏水平均达到每小时380立方米的流量,经常出现塌方和设备被淹。国家水电部专家来工地视察后深有感触地说,大桥水库引水隧道施工难度之大实属国内仅有,甚至出现山体压力将隧洞内径挤小了一米多的情况,设计要求隧洞内外压力要达到每平方米90吨以上,施工难度相当大。

尽管铁一局在全国建筑施工行业中有“隧洞专家”的美誉,但是该工程的施工难度对五处安康分处来说,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为了搞好该项工程,打出铁一局的威风,局领导将该项工程列为局里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局长刘景书、副局长栾业均、白保仁,以及局施工处总工程师等,多次到大桥水库施工工地,进行现场指挥和技术攻关。五处书记刘祯、处长张松柏,副处长李朝刚、杨秀祥、杨仕林等,以及处总工张军夫等,经常来工地进行指导施工,帮助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由于从93年开工以来,资金迟迟不能落实而使工程进度落后的现实,待资金到位后,为了把工程进度全部赶回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四川省水利水电厅及凉山州委州政府下了死命令,卡死工期,进行强攻。而隧洞开挖则是完成整个水库工程的关键。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担任五处副处长兼安康分处处长及一公司经理的杨秀祥同志,亲自坐阵指挥,连续六个月没有离开工地。每天在隧洞工地现场呆的时间在十六、七个小时以上,吃饭、办公都在隧洞内。他身患高血压和三级硒肺病,经常是白天在工地现场指挥,晚上一边输液,一边组织开会和研究施工方案,解决技术难题。他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参战职工。

当时干部、工人、管理人员、工程师、经理、领工全部住在隧洞外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加班加点,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由于资金不足,工地上维持基本生产都很困难,职工半年未发工资,但大家谁也没有怨言。当时担任总工程师,现在兼任代理经理职务的熊剑,是工程技术的关键人物,他老家在四川,回家仅有一天的路程,但他没有进过家门。99年上半年母亲去世,他没能回去,随后父亲又跟着去世,他仍没有回去,直到后来他才挤时间回去,也只仅仅呆了3天,就赶回工地。像这样的事例在职工中比比皆是。

由于施工的难度相当大,部分洞段不能放炮,一放炮出来的就是泥浆。有段时间,洞内经常突然冲出水来,有一次大水将人都冲出了9米多远,机械设备都无法撤出而被淹没。经常出现塌方,最大一次曾出现长达45米、宽12米、高30米的隧洞垮塌。他们采取弱爆破、人工挖、强支护、快衬砌的办法,按照新澳法原理进行隧洞开挖。面对上面渗水如雨,下面水流成河,职工们进洞不到10分钟便浑身湿透,他们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不少职工因此患上了风湿症等病症。洞内通风不好,有的职工干着干着便因缺氧而昏倒,被人背出来,打一针,醒来后进去再干。

在施工中,他们还注重召开班子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会议,编制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优化,尽可能缩短各工序的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和机械的潜能,提高工作循环,减少施工干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他们的工作没有白费,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隧洞开挖任务,在专家结论只能达到每月底拱砼衬砌110多米的结论下,他们创造了1999年10月16日至11月15日累计完成拣底清基482延米,砼衬砌482延米的大桥水库施工最好水平,创全国水电系统同类施工项目最高纪录。他们不仅提前60天完成了自己的施工任务,而且还帮助兄弟单位完成了220米的隧洞开挖和砼衬砌任务,使整个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加快,四川省水利水电厅为此专门发来了贺电。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质量管理上,他们实行质量负责制和检查“三检制”,使各单项工程质量达到一次验收合格,受到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的一致好评。五次顺利通过北京质量中心的ISO9002系列质量认证。在材料管理上,严格材料发放、回收制度,严格控制进货关,实行材料审批制度,根据生产急需,进行有选择的购买。在成本管理上,由施工、财务、人事、机械、材料等部门成立责任成本管理中心,主抓成本管理。根据施工生产,进一步细化责任制成本承包,使公司各项管理井然有序,施工步入科学化良性循环轨道,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

截止目前,他们共完成石方开挖9.5万立方米,砼4.68万立方米,钢筋制安5500吨,橡胶及止水带4700米,完成总造价6485万元。已完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3%,并获四川省优质工程。

不仅如此,他们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也取得了成功。

1995年他们在获得四川省质量检查中心竣工验收中获得优良,并获四川省优质工程的同时,业主单位为他们奖励了一辆2000型桑塔纳轿车。

1997、1998、1999连续3年被业主单位在质量、进度、安全等综合评比中获第一名。并获得凉山州大桥水库工程先进施工单位。同时,获得1998年80万元和1999年100万元的奖励。

(惠焕章黄永平)

施工人员常年在水中施工

导流隧洞内景

放空洞出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