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到两岁就失去母亲,15岁又患上罕见的颅底凹陷症的姜欢,顽强不屈,十年间默默承受着疾病折磨和精神刺激,读完了初中和中专;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她倍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坚持天天写作,谱写了一曲——
生命的强音
1975年3月25日,姜欢出生在镇安县永乐镇庙坡村。她那圆圆的小脸,娇娇的声音,甜甜的吻,常使父母从梦中笑醒。
天有不测风云。不到半岁的小姜欢不幸患了“先天性心脏病——室内隔缺损”。祸不单行,半年后,参加集体农田基建劳动的母亲不幸被滚下的山石砸死,撇下姜欢姊妹六人撒手而去。那时,最大的姐姐只有12岁,最小的妹妹仅5个月。1979年,年仅3岁的姜欢又患了脓胸病,欣慰的是,此间她的心脏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儿时的姜欢尽管体弱多病,多灾多难,但她显得十分活泼、可爱。她常常跟邻家的孩子一起踢沙包、跳绳、爬山、上树……在父亲的眼里,姜欢是个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6年小学,姜欢没有留过级,门门功课都学得好,每学期都能捧回几张奖状,邻居常夸她“有出息”。
1990年9月的一天,正在上初二的姜欢准备拿笔写笔记,突然感到手臂迟钝,手指不听使唤。她怀疑字写久了,休息了一会儿,然而她费力做了好几次尝试,十个指头咋也伸不直,总是紧紧地蜷在一起。姜欢知道自己生病了,但她仍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过几天就会好的。
1991年暑假,在锡铜乡畜牧站工作的父亲姜继茂回家看望孩子们,懂事的姜欢看到父亲热得满头大汗,连忙拿过父亲的玻璃杯子倒水。姜继茂眼睁睁地看到姜欢倒剩茶时竟连杯子一块儿摔在地上。看到“没出息”的女儿,父亲大声地嚷起来。一旁的小妹陈乐连忙劝慰父亲,并告诉爸爸,前不久,姜欢在二姐家吃饭,不知怎的把吃了一口的蒸馍掉在地上,又把拿馍的手咬了一口…
(毛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