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到两岁就失去母亲,15岁又患上罕见的颅底凹陷症的姜欢,顽强不屈,十年间默默承受着疾病折磨和精神刺激,读完了初中和中专;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她倍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坚持天天写作,谱写了一曲——
生命的强音
姜欢清楚,从自己记事时起,爸爸既当爹又当娘,一家人的缝衣、做饭、打猪草、种庄稼……屋里屋外的家务农活样样都落在他一人肩上。“爸爸太苦了,他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不能老让他为我操心。”姜欢在爸爸面前总是佯装平安无事。忍着病魔无休止的纠缠,克服了种种困难,1992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省水利学校。
在水校,坚强的姜欢同样没有把自己的病情告诉老师和同学们。第一次出远门和独立生活的姜欢,困难一个个接踵而来。由于手臂无力,她打水总是将水壶依在腿部,靠腿支撑帮忙。1994年端午节,水壶倾斜太厉害,壶嘴掉了,开水顺着她的腿部往下流,腿上烫起了好几个水泡。几学期下来,她打了好几个壶,饭碗掉了好多次,但她从没叫人代劳过。晚上起夜为了不打扰别人,她将宿舍的电灯开关线固定在自己的嘴边,用嘴拉灯。知道姜欢脚手不便的班主任建议学校免了她的早操和体育课,姜欢却坚持按时在一旁活动。有好多次她病得实在不能动了,谎称感冒了,就睡上几天。
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一串串不俗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她被选人校团委任宣传委员,加入了雏燕文学社,进入校刊《水校青年》编辑部。她还坚持每天记日记,每周练习写作,先后发表过一万多字的文章,其中散文《学会宽容》在1996年5月获陕西省中专生作文比赛三等奖。学校几次大的演讲,她都获了奖。1996年7月,她顺利完成学业。 (毛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