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建立示范基地 推广先进技术
西北农林科大成果转化过二000亿元
本报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41处科技示范基地,在旱作农业、节水灌溉、小麦育种、生物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形成优势科学研究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
数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千名教职工常年驻扎在各农业基地,服务农民,进行科技推广和示范。在合阳“一乡两业”科技承包和甘井农村科学实验基地,科技工作者以苹果为主导产业,以香茹为新兴产业,建立综合示范点5个,120名科技工作者常年蹲点,大力推广“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技术,有效解决了农田干旱等问题。仅1999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2882吨,人均收入由1120元提高到1438元,增长幅度11.2%。
陇县是我省有名的牧区,西北农林科大在此建立了畜牧示范基地,从事畜牧养殖小区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津贴”饲养法,使全场泌乳乳牛产奶量提高到7300公斤以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他们研制并推广的电脑优化饲料配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洛川果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是省“八五”、“九五”农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之一。旱地矮化苹果栽培技术是洛川基地“八五”期间研究成功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先进成果。“九五”期间,西北农林科大驻站人员通过抓百亩示范园、千亩示范区、万亩丰产亩活动,带动渭北50多万亩苹果基地生产,实现单产2100公斤,亩均纯收入3800元。他们还引进示范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病毒矮化苹果,项目区五年生示范园亩产3500斤,亩产值超过5000元。(赵阳马军涛)